关键词:
3D打印
精确化截骨导板
胫骨前方闭合截骨术
前交叉韧带翻修
越顶位
数字化骨科
摘要:
背景:胫骨平台后倾角异常增大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再断裂患者,行前交叉韧带重建同时联合胫骨前方闭合截骨,但缺少精确化的截骨工具。目的:探究3D打印精确化截骨导板在胫骨平台后倾角过大的前交叉韧带翻修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30例行前交叉韧带翻修联合胫骨前方闭合截骨患者的病历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2组,试验组15例行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手术,对照组15例行常规手术。对比两组患者以下指标:截骨时间、透视次数、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术前及术后3个月胫股解剖角、胫骨近端内侧解剖角、胫骨平台后倾角以及计划胫骨平台后倾角矫正角度与实际矫正角度的差值,术前及术后3,24个月KT-2000侧侧差值,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24个月lachman试验和pivot-shift试验结果,术前及术后3,24个月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评分及Lysholm评分。结果与结论:①试验组截骨时间、透视次数、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术后胫骨平台后倾角较术前明显减小,术后胫股解剖角、胫骨近端内侧解剖角与术前无明显变化;试验组术前胫骨平台后倾角计划度数与术后实际度数的差值(0.64±0.41)°较对照组(2.18±0.54)°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③两组患者术后KT-2000侧侧差值与术前相比显著减少(P<0.05);术后3,24个月,试验组术后KT-2000侧侧差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3,24个月lachman试验和pivot-shift试验均为阴性;④两组患者术后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评分和Lysholm评分与术前相比显著增加(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评分和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个月,试验组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评分和Lysholm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⑤结果表明3D打印精确化截骨导板辅助使胫骨前方闭合截骨更易操作,手术时间更短,透视次数更少,术中及术后失血量更少,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