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上古汉语
语法研究
反身代词
“己”
摘要: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反身代词“己”的照应用法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且反身代词“自”和“己”功能互补,“自”表局部照应,“己”表长距离照应。但研究发现,战国和秦代出土文献中还不用反身代词“己”,秦地出土文献中宜用“己”的地方用“其”,楚地出土文献中宜用“己”的地方均用“”。因此,“”当释作“其己”,“其”作称代词表回指,“己”作名词表行为主体。西汉出土文献中“”衰落,“己”承担“其”的回指功能,作反身代词,此时“己”才出现照应用法。春秋战国时期传世文献中“己”的照应用法疑为后人所臆改,而非当时实际用法。研究表明出土文献资料为上古汉语语法研究提供真实语言的又一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