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急性肾损伤
持续血液净化治疗
危重患儿
局部枸橼酸抗凝
出血风险
出血倾向
高氨血症
摘要:
持续血液净化治疗(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最早在1986年被提出[1],目前已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广泛应用[2-4],是急性肾损伤、液体超载、高氨血症、先天性代谢障碍等危重患儿常用的治疗方式[5-7]。抗凝管理是CBP中的重要管理措施之一,抗凝剂的使用会增加患儿的出血风险,但抗凝不足又可能引起管路堵塞,导致CBP的中断[8]。如何在体内出血倾向和体外管路凝血之间保持平衡,是新生儿CBP抗凝管理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新生儿应用CBP治疗的难点。目前用于新生儿CBP的抗凝方式主要包括系统性抗凝和体外局部抗凝,前者以全身肝素抗凝为代表,后者以局部枸橼酸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为代表,不同抗凝方式在临床应用中均有其特点与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