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常用邮箱:*
您的手机号码:*
问题描述:
关键词: 癌 肝细胞 预后营养指数 控制营养状态评分 预后
摘要: 肝癌是一种常见且具有高度致死性的恶性肿瘤,其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预后营养指数(PNI)和控制营养状态(CONUT)可以预测肝癌患者的预后。PNI 评分根据血清白蛋白水平、总淋巴细胞进行综合评定,CONUT 评分是根据血清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和总胆固醇3 个参数进行综合评定,两者综合反映患者营养状况和炎症状态。本文旨在综述肝癌患者预后营养指数和控制营养状态评分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肝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皮肝穿刺胆管取石术 胆道损伤 胆管狭窄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取石术(PTCL)在胆道损伤修复术后胆管狭窄中的应用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 年7 月至2023 年9 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4 例胆道损伤修复术后胆管狭窄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2 例,女2 例;年龄44~62 岁,中位年龄50 岁。4 例Child-Pugh 分级均为B 级,胆道损伤Strasberg 分型D、E1、E2、E4 型各1 例。患者胆道损伤修复术后胆管狭窄,反复出现胆管炎,采用超声引导下PTCL 治疗,超声引导下穿刺并建立窦道,利用硬质胆道镜取石、放置支架管等。分析该治疗方法对胆道损伤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结果 4 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其中3 例行2 次治疗后拔除胆道引流管,1 例行1 次治疗后留置胆道引流管作为胆道支撑,3 个月后行第二次手术治疗,包括更换引流管、清理修整胆道及取出残余结石。随访时间为3.0~24.0 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5 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胆管炎表现。 结论 超声引导下PTCL 可作为胆道损伤修复术后胆管狭窄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关键词: 胆管肿瘤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SpyGlass 胆道镜 胆道支架置入 射频消融 光动力疗法
摘要: 目的 探讨ERCP 联合SpyGlass 内镜下射频消融(RFA)+光动力疗法(PDT)+胆道支架置入(BS)综合治疗在晚期胆管癌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 年 6 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 例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女,61 岁,主因“进食后上腹胀痛1 月”于2023 年6 月13 日收入院。查体:皮肤黏膜及巩膜轻度黄染,中上腹及脐周可触及包块,质硬,可活动;左锁骨上肿物,约2 cm×1 cm,无红肿、疼痛、破溃。肿瘤标记物:CA19-9>1 000 kU/L,CEA 251 μg/L,CA72-4 32.8 kU/L。CT 示胆总管上段管壁稍增厚并明显强化,MRCP 示肝总管与胆总管交界处胆管管壁环形增厚呈软组织影,考虑胆管癌。初步诊断胆管癌并颈部淋巴结转移。 结果 积极术前准备后行ERCP 内镜SpyGlass下黏膜活检,示胆管印戒细胞癌。内镜下置入1 胆道金属裸支架(0.6 cm×1.0 cm),联合RFA 及PDT综合治疗,PDT 治疗1 次/d,共治疗3 d。术后辅助白蛋白紫杉醇+卡培他滨系统治疗。经治疗后肝功能指标明显好转,CEA 经治疗后复查降为169 μg/L。复查MRCP 示肝总管与胆总管交界处胆管管壁环形增厚程度较前减轻,相应管腔狭窄程度及肝内胆管扩张程度较前减轻。 结论 ERCP 下BS 联合RFA及PDT 为晚期胆管癌患者的内镜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使更多晚期胆管癌患者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