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
高中思政课
教学策略
摘要:
从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教育部要求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在课堂上使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高中)(以下简称《读本》)。在一线教学之中,广大思政课教师对《读本》的使用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对《读本》的研究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因此对《读本》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性与紧迫性。对《读本》进行研究有利于充分利用各栏目,充分发掘《读本》各部分的功能与作用,体现编写者的意图,提高《读本》的使用实效;同时有利于将“大社会”与“小课堂”充分结合起来,增强《读本》课堂教学的育人实效;将理论用结构化、图示化的图表呈现,并通过故事案例的分析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有利于高中生主动阅读、主动学习。基于《读本》(高中)对高中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本文对《读本》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提高高中思政课教学有效性贡献智慧和力量。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家加快推进思政课改革文件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指南》等文件精神为指导,以《读本》现实使用情况为切入点,尝试发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策略。从这点出发,本文共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是什么”,即《读本》的相关概述,包含主要内容简介、编写格式、鲜明特点和与统编版高中思政课教材之间的关系。《读本》围绕“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内容展开叙述,涵盖导语、标题、正文、金句、延伸阅读、学习思考等栏目,体现了以权威生活化讲述加强政治引领、以整体系统性做到循序渐进、以丰富多样阅读做到广泛积累、以结构图示化呈现做到一目了然、以启发实践学习做到学以致用的鲜明特点。
第二部分,论述“为什么”,即《读本》应用于高中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意义。高中思政课结合《读本》教学在提升育人效果、加强教学实效、完善课程建设、推进民族复兴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落实核心素养,实现高中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补充思政教材,承担教书育人的重要功能;有利于加强内容衔接,推进思政课程的一体化建设;有利于厚植爱国情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部分,论述“怎么办”,即《读本》的教学实施策略。这部分是本文的重要内容和核心内容,从“合”“读”“讲”“用”四个角度和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提出了关于《读本》的教学实施策略。整合读本与教材、读本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读本内容与时事新闻、读本内容与教学资源的关系,优化课前准备;加强教师领读与学生自读、读本内容与原著原文、通读详读精读、阅读听读诵读的结合,促进阅读理解;运用学科大概念、议题式教学、生活化情境与故事化讲述,厘清《读本》的逻辑线、活动线、情境线与故事线;通过个性作业、特色活动与社会实践提升教学育人实效。
第四部分,主要是提出《读本》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大”与“小”、“知”与“行”、“理”与“境”、“昔”与“今”这四大关系,同时应该把握理论深度、教学宽度、故事温度与思想可信度这四个“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