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香连化浊颗粒
脐灸
幽门螺旋杆菌
胃炎
胃动力
胃镜黏膜征象
摘要:
目的探究香连化浊颗粒联合脐灸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胃炎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胃肠功能、胃镜黏膜征象积分、Hp清除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4年1月期间河北省中医院收治的86例Hp阳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四联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香连化浊颗粒联合脐灸治疗,均治疗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动力指标[胃窦收缩频率(Antral contraction frequency,ACF)、胃窦收缩幅度(Antral contraction amplitude,ACA)、胃半排空时间],胃功能指标[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Ⅰ、Ⅱ,PGⅠ、PGⅡ)含量,胃蛋白酶原比值(Pepsinogen ratio,PGR)],胃镜黏膜征象积分,并统计Hp清除率,复发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ACF、ACA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胃半排空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ACF、ACA明显高于对照组,胃半排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胃功能指标(PGⅠ、PGⅡ以及PGR)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胃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胃镜黏膜征象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胃镜黏膜征象各项指标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Hp清除率90.70%(39/43)高于对照组69.77%(30/43),6个月内观察组Hp复发率9.30%(4/43)明显低于对照组27.91%(1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02%(40/43)明显高于对照组69.77%(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连化浊颗粒联合脐灸能有效改善患者胃肠功能、调节胃肠激素、缓解中医证候及胃镜黏膜征象,有效提高Hp清除率、治疗有效率及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