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免疫抑制药物
树突状细胞
体外培养
摘要:
目的:建立小鼠体外树突状细胞(DC)培养、扩增和获取高纯度不同成熟状态树突状细胞的操作流程(OP);同时观察体外培养条件下,不同免疫抑制药物单独及联合作用下对树突状细胞成熟状态的影响。 方法:利用小鼠的骨髓细胞体外培养树突状细胞,将培养的树突状细胞分成六组:A组为对照组,培养过程中除添加细胞因子: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rGM-CSF)、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4(rrIL-4)、重组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rrTNF-α)、重组小鼠γ干扰素(rrIFN-γ)外不添加任何药物;B、C、D、E、F组为实验组,除上述细胞因子外,在培养至第6天的树突状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DEX)、环磷酰胺(CTX)、甲基强的松龙(MP)共同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水平;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共刺激分子CD80、CD86的表达水平。 结果:①树突状细胞培养的情况: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骨髓前体细胞在培养板中的生长情况良好,细胞大量增殖;②不同时期树突状细胞呈现不同的形态特征,到第6天收获未成熟树突状细胞,此时加入rrTNF-α、rrIFN-γ,第9天收获成熟树突状细胞。每2只小鼠的骨髓细胞可得到2-5×10个树突状细胞,完全能够满足实验的要求;③未加免疫抑制药物组培养液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2的水平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而升高,成熟组树突状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2的水平高于未成熟组(P<0.05);④在加入免疫抑制药物刺激后,成熟组树突状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2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⑤未加免疫抑制药物组树突状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及CD86表达水平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而升高,成熟组树突状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及CD86表达水平均高于未成熟组(P<0.05);⑥用免疫抑制药物处理过的DC,其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高浓度组CD80、CD86的表达水平较低浓度组下降明显(P<0.05);⑦单独的DEX、CTX、和MP处理组的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的表达水平降低和CTX+DEX组、CTX+MP组的DC的表达水平下降相近,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本实验成功地在体外培养扩增昆明鼠未成熟和成熟状态的树突状细胞;不同免疫抑制药物处理的DC分泌的白介素12的水平更低,提示可能可诱导反应向Th2型偏倚,使机体重新达到Th1/Th2平衡,从而抑制自身免疫反应,起到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不同的免疫抑制药物(DEX、CTX、MP)均能影响树突状细胞的成熟性,对树突状细胞成熟的抑制作用与药物浓度正相关,可影响和阻止DC的进一步成熟,从而增强免疫耐受性,可能是此类药物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靶点;两种免疫抑制药物协同刺激与单一药物刺激比较并不增加对树突状细胞成熟的抑制效果,有可能在免疫抑制药物协同作用下在对DC成熟性和机体免疫应答反应上存在不同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