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多溴联苯醚
生物蓄积
毒性效应
机制
海洋
摘要:
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PBDEs),是一类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1],自20世纪70年代起主要作为阻燃剂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等数千种产品的生产制造[2,3]。PBDEs在给人类带来众多益处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在生产、再加工含有PBDEs产品的过程种以及在对此类产品的清理、回收过程中,都有释放PBDEs到环境中的可能[2,4],其中废弃的电子产品(电子垃圾, eWaste)是产生PBDEs污染的最主要的途径之一。PBDEs在环境中具有长距离迁移的能力,因此它的影响不再局限于人类居住的区域,目前在北极[5]、深海等环境中均检测到该类污染物,它已经以各种途径进入到全球范围内的各种环境介质如大气、土壤、水体中[6]。目前欧盟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国已先后拟定相关法案限制或禁止PBDEs在电子电气产品中的使用,但是目前全球大部分国家仍在使用PBDEs,大量的PBDEs仍在持续的排入环境,且以大约每2-5年增加1倍的速度不断增加[7];并且PBDEs的化学稳定性较强,环境中现存的PBDEs仍然可能产生长期的生态效应。因此, PBDEs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而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