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抗海洋生物淤积
接触力学模型
介电高弹体薄膜
褶皱失稳
生物淤积分离力
摘要: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海洋生物,它们能够附着、生长在海洋装备表面,形成海洋生物淤积。这不仅对海洋装备、海洋工业、生态环境等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而且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作为传统的抗海洋生物淤积方法,涂装有毒的防污涂料因为对非目标生物和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污染而在全球范围内被禁止使用。随之发展而来的绿色、环保的抗海洋生物淤积方法,如:涂装无毒、低毒的防污涂料或采用物理手段清除海洋生物淤积等,虽然减少了海洋生物淤积的危害,但仍然受限于抗污的成本、时效性、经济性等问题。因此,发展一种经济性好、可重复的抗海洋生物淤积新方法尤为重要。受到自然现象的启发,现有研究从实验角度证明了利用介电高弹体(Dielectric Elastomer,DE)褶皱失稳能够有效清除海洋生物淤积,并且具有绿色、环保、经济性好、可重复等优点,但缺少了定量表征抗海洋生物淤积效果的相关理论。基于此,本文首先从单轴拉伸试验入手,测试了一系列不同类型的DE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材料参数,并开展了初步的褶皱失稳实验。此外,建立了 DE褶皱失稳的力电耦合有限元模型,预测了 DE薄膜的褶皱失稳形貌。进一步,建立了生物淤积与DE薄膜的简化的接触力学模型,量化了DE褶皱失稳抗海洋生物淤积的效果。最后,探究了不同关键参数对抗海洋生物淤积效果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单轴拉伸试验,测得了一系列DE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材料参数,并开展了初步的褶皱失稳实验。首先,利用单轴拉伸试验测量19种VHB系列DE材料的力学特性曲线,并基于DE力学本构方程,求解材料的剪切模量和拉伸极限,为未来探究不同DE材料对抗海洋生物淤积效果的影响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制备一种圆形DE驱动器,进行初步的褶皱失稳实验,为将来开展抗海洋生物淤积实验研究做出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2)建立了 DE褶皱失稳的力电耦合有限元模型,预测了褶皱失稳形貌响应。通过商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的用户子程序UANISOHYPERNV建立DE褶皱失稳的力电耦合有限元模型,利用后屈曲分析预测DE薄膜的褶皱失稳形貌,并求解褶皱形貌参数。此外,定义了一个无量纲关键参数η(η=A/λ),并采用线性函数η((?))表征褶皱失稳形貌与电压的关系。(3)建立了生物淤积与DE薄膜的简化的接触力学模型,量化了褶皱失稳形貌与抗海洋生物淤积效果的关系。首先,将生物淤积与DE薄膜的接触问题简化为二维问题,并采用生物淤积分离力衡量抗海洋生物淤积效果。此外,将生物淤积与DE薄膜的接触方式分为单点接触、两点接触和多点接触。进一步,建立接触力学模型,求解三种接触方式下的无量纲分离力表达式。由于表达式均为关于η((?))的函数,因此只需通过改变输入DE薄膜的驱动电压即可实现对生物淤积分离力的实时调控。(4)研究了不同关键参数对抗海洋生物淤积效果的影响规律。结合前面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和接触力学模型,探究不同关键参数:预拉伸倍数、驱动电压、DE材料、DE材料杨氏模量对生物淤积分离力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预拉伸对清除海洋生物淤积起到关键作用,且对于DE材料VHB4905,预拉伸倍数取1.5是一种优选。此外,通过调节驱动电压能够调控DE薄膜的褶皱失稳形貌,从而实现对生物淤积分离力的实时调控。进一步,在所研究的DE材料中,VHB9473在单点接触条件下是一种优选,而VHB4910则更适用于两点接触和多点接触条件下。最后,对于单点接触和两点接触,材料的杨氏模量越小,抗海洋生物淤积效果越好;而多点接触条件下的抗海洋生物淤积效果基本不受材料弹性模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