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酪氨酸氨裂解酶
4-乙烯基苯酚
多酶级联反应
生物催化
摘要:
4-乙烯基苯酚(4-Vinylphenol,4VP)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及功能性分子,可用于改善食品风味与稳定性,提高化工产品耐久性,也可用于多种高分子、生物分子的合成。另外4VP也是重要的农用药物分子,可促进果实的成熟、花卉开花、控制植物徒长。近年来研究发现4VP可作为高效杀线虫剂使用,有效抑制线虫卵的发育,在较低浓度下即对线虫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但4VP的化学生产受制于污染和低效问题,为实现4VP的高效生物法生产,本研究开发了一条双酶级联反应,以生物基的酪氨酸为原料,经全细胞内的氨裂解酶、酚酸脱羧酶级联催化实现。主要结果如下:
(1)对限速酶进行重新选择及改造。挖掘潜在酪氨酸氨裂解酶、建立系统发育树,结合总结的酶活规律进行潜在活性判断,挑选出活性最好的约翰氏黄杆菌来源的酪氨酸氨裂解酶Fj TAL,其对酪氨酸比酶活为86.2 m U/mg。同时,发现两个新对酪氨酸底物专一性极强的新酶。通过挑选底物口袋周围12个点进行定向进化,并未实现Fj TAL活性的有效提高,说明该酶在自然条件下进化到了一种相对优势的结构。
(2)双酶级联反应的初步探索。选用活性较好的枯草芽孢杆菌来源的酚酸脱羧酶(Bs PAD)与Fj TAL组成双酶级联反应以酪氨酸为底物生产4VP,经24小时反应,产量达到1.82 g/L。采用癸醇作为有机相进行双相反应,使其24小时内产量提升至2.21 g/L,72小时达7.43 g/L。且反应稳定性好,时空产率达12.0 mg/(h·L)。将级联反应中两个酶构建于同一质粒上,由同一个启动子控制表达,72小时产量提高至13.4 g/L,产量提高80%。
(3)级联反应条件的进一步优化。在上述基础上转入氨基酸转运蛋白(aro P和tyr P)以实现底物酪氨酸的高效传递,相较于未转入转运蛋白的对照组(72小时产量12.4 g/L),额外转入aro P与tyr P的工程菌株分别于72小时实现了30.3 g/L与24.6 g/L的产量。通过T7启动子改造实现酶表达量的调控,含有最佳的启动子组合的工程菌株在48小时内实现了22.4 g/L的产量,相对单一启动子调控的工程菌株13.2 g/L的产量提高了70%。以此为基础,考虑反应的持续性及产物的稳定性,确定以30℃与p H 8.0进行后续的反应。对于用不同培养基进行优化,其中TB培养基的诱导表达效果最佳。为降低成本,在有机相添加比例为水相反应体系的20%条件下,十二酸乙酯对产物4VP有着更好的萃取效果,且不会影响反应效率。结合以上所有优化后的条件进行放大反应,48h产量为19.78 g/L,表明反应效率并未因反应体系的变大而受到影响。以酪氨酸为底物,通过多酶级联成功实现4VP的高效生产,最佳条件下,72小时产量达到31.8 g/L,转化率时空产率达414.2 mg/(h·L)。
本论文采用两步级联催化生产4VP,较短反应路线在保持反应的高效性的同时,避免了对香豆酸的毒性。使用双相反应,避免了4VP的杀菌活性,解除了产物抑制,还使得4VP易于分离同时得到有效的保护。本研究实现了酪氨酸高值化的转变,为多酶级联绿色生物制造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为4VP的生物法工业化生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农业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