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生物安全
生物安保
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安全
治理
政策法规
美国
摘要:
生命科学研究及生物技术的开发应用在造福人类社会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潜在风险。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病原生物功能获得性研究等都存在生物技术安全风险,不仅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还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为应对生物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潜在安全问题,需要加强生物技术安全治理,建立完善的生物技术安全监管体系。
美国对生物科技发展非常重视,同时也高度重视生物技术安全治理,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法规体系与监管机制,相关政策研究也比较多。我国高度重视前沿生物技术及生物产业发展,但在生物技术安全治理方面还有待加强,相关法规和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相关政策研究也不够深入全面。为完善我国生物技术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更好地维护和保障国家生物技术安全,研究基于文献调研、分析讨论、专家咨询等方法,梳理了美国生物技术安全相关法规、生物安全科学顾问委员会等美国政府机构指南与报告、美国国家科学院出版社报告,分析了美国生物技术安全治理的特点,并在对比分析我国生物技术安全治理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生物技术安全治理提出了建议。研究可为我国相关管理部门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一、生物技术安全相关国内外文献调研
近年来,一些生命科学研究的潜在生物安全风险引起了广泛关注。本研究对近年来国内外生物技术安全相关期刊论文、图书、研究报告与相关法规进行了文献调研与系统梳理,包括生物技术安全问题总体情况、病原生物功能获得性研究、合成生物学、动植物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干细胞研究、人类基因组、基因编辑、基因驱动技术等几个方面,介绍了相关文献的主要内容并进行了相应分析。二、美国生物技术安全治理相关法规报告梳理
研究通过文献调研筛选并梳理了美国发布的与生物技术安全治理相关的主要政策法规,美国生物安全科学顾问委员会、总统生物伦理问题研究委员会等政府机构指南、报告以及美国国家科学院报告,翻译整理形成了中英文版的《美国生物技术安全治理——法规报告选编》。三、分析与讨论
研究通过调研与分析美国生物技术安全治理相关政策法规,发现美国高度重视生物技术安全治理,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法规体系与监管措施,并重视监管的协调统一和多部门参与。此外,美国还充分发挥政府决策咨询机构作用,注重总体与特定领域监管相结合,通过国际交流加强生物技术安全治理。我国虽对生物技术安全治理方面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距全面维护与保障生物技术安全的目标还有差距,目前相关政策法规与生物技术安全监管机制体制还不够完善,生物技术安全风险评估能力不足,生物技术安全相关智库支撑不够,研发人员生物技术安全意识培养也有待加强。我国需要充分认识加强生物技术安全治理的重要性,不断完善生物技术安全治理各级政策法规,完善生物技术安全治理的机制体制保障,发挥各级智库作用,兼顾生物安全与生命伦理,加强国际合作以及加强病原生物相关生物技术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