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脊髓损伤
星形细胞
成纤维细胞
基因组学
摘要:
目的探究星形胶质细胞(AS)调控脊髓损伤后成纤维细胞(Fbs)的功能变化, 并通过生信技术预测其潜在关键基因与相关分子机制。方法根据Fbs培养条件分为对照组(control)、脂多糖组、静息AS外泌体组和活化AS外泌体组(aAS-Exo), 来分析评估Fbs功能。检索基因芯片数据库获得脊髓挫伤芯片结果, 并行GEO2R、基因富集和蛋白-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将表达差异最大与连结点最多各前10个基因作为潜在"关键基因"。同时筛选3个数据库确定微小RNA(miRNA);筛选数据库starBase V3.0确定环状RNA(circRNA)。对AS外泌体进行基因组circRNAs测序, 根据测序结果对生信技术预测进行验证, 确定潜在关键基因及相关分子网络,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估各组中Fbs的增殖及迁移功能。结果 Fbs的增殖比在aAS-Exo组中最大(0.462±0.014、0.732±0.200、0.584±0.025、0.819±0.022, F=151.900, P<0.05);清洁区域面积比在aAS-Exo组中最小(0.543±0.003、0.427±0.005、0.461±0.010、0.403±0.026, F=46.340, P<0.05)。GEO2R分析共有差异表达基因584个;基因富集分析提示, 主要富集于炎性反应、趋化活性、细胞表面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经生信技术分析, 最终确定关键基因为Clec7a, 分子网络为circ Zfp532—miR-672-5p—Clec7a。结论 aAS释放外泌体通过circ Zfp532—miR-672-5p—Clec7a分子网络影响Fbs中Clec7a表达, 显著提高Fbs增殖与迁移能力, 促进纤维瘢痕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