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音乐家
管乐器
波姆体系
普罗科菲耶夫
机械原理
闭口音
《舍赫拉查达》
乐器制造
《第七交响曲》
19世纪中叶
摘要:
大管,音译巴松,属双簧管乐器类。古代人叫它崩巴尔德(bombarde),是一件非常长大的乐器,长度约为2.5—3公尺,以致在演奏或游行时由前面一人背在身上,后面另有一人吹奏。 这样长大、笨拙而又不便演奏的乐器,当然难得为演奏者满意。革新它,使它的形体相对短小、灵活而又便于演奏就势在必然。1539年,意大利弗拉尔地方的僧侣阿夫拉尼奥·德里·阿尔伯纳西将这乐器的管身折叠成并列的两段,于是就产生了第一支大管。16世纪末,德国纽伦堡的乐器制造师齐克蒙特·施尼采尔又对阿尔伯纳西的大管再度改进,使机械装置与簧哨较前完美了,音色也更加柔和了。到了18世纪前半叶,大管开始为乐队所采用;19世纪中叶,大管最终运用了波姆体系的机械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