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微重力
目标检测
边缘检测
Hu矩
摘要:
微重力下熔体润湿性高精度在线实时测量关键技术研究是面对空间站关键构件未来在轨连接和在轨修复、设备零部件空间3D打印的应用需求,提供地面和空间的润湿性对比实验条件,为材料模拟计算提供准确的参数输入,为未来空间站和空间材料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实验结果将促进地面材料工艺的改进。针对在空间环境下,设计的软件需要达到节约存储资源,减少信息传送量的目的,并且实现无人值守的功能。本文提出的空间智能图像反馈控制软件的研究是为了开展空间站高温关键材料的润湿性验证实验,为我国空间站及未来微重力材料科学实验提供技术支撑。实验中的硬件设备有激光光源、加热炉、高分辨率相机、PC端。激光光源从外部对加热炉中的熔体样品提供光照;加热炉是熔加热的装置,内置有温度传感器,并可以从外部设置升温速率并且显示温;高分辨率相机固定于另一侧的支架上,进行激光光源下的熔体实时图像采集,并将图像传输到PC端;PC端装载着的空间智能图像反馈控制软件进行反馈调节相机采集帧率。在熔体加热熔化过程中,空间智能图像反馈控制软件实现实时监控、智能采集图像的第一步是对相机接口二次开发,在此基础上,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目标检测、轮廓跟踪、边缘检测以及基于Hu矩相似度判断熔体轮廓变化的图像反馈控制算法检测熔体熔化节点,实现自动识别熔化中的熔体的功能,并以熔化节点为分割反馈调节相机采集帧率。目标检测算法是通过图像预处理,包括二值化、图像滤波以及形态学处理等操作,再进行轮廓跟踪、基于图形几何特征和漫水填充的目标定位方法实现的;边缘检测能够准确地检测到熔体的边缘轮廓信息,本文采用的是经典Canny算子;最后基于Hu矩相似度判断图像轮廓是否发生变化,实时采集保存熔体熔化过程中的开始熔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反馈信息控制采集帧率,以达到节约存储空间的目的;并且能够实时处理得到熔体的热物性参数,用CSV文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实验表明,当相机初始采集帧率设置为100ms一帧时,相较于传统的静态帧率法,本文实验中,采用图像反馈控制算法所得到的占用内存最大仅为静态帧率法所占内存的85.9%,有效地实现了总存储空间的节约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