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职学校
机电专业
工作过程系统化
课程优化与应用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机电设备朝着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方向发展,这提高了机电设备的复杂程度和操作维护难度,进而提高了对机电设备操作维护人员的职业能力需求。目前,中职学校机电专业课程存在与实际工作脱轨的问题,制约了学生机电设备操作维护相关职业能力的培养,无法满足企业人才要求。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强调基于职业能力与工作任务分析的课程开发,倡导将完整的工作过程,即“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做出决策”、“实施”、“检验”和“评价反馈”融入课程之中,可以有效解决课程与实际工作脱轨的问题。本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对中职机电专业课程优化和应用进行了探究。本文首先对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通过调研了解中职机电专业相关课程的情况,包括对学生和专业课教师进行访谈、对教学进行课堂观察,从而获得课程相关信息与数据资料,并基于扎根理论对资料进行三级编码,找出课程的必备要素和现存问题。其次,从课程优化的原则、主体及阶段出发,建立起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机电专业“三三三”课程优化模式。原则上强调实践性、实际性和教育性,主体上强调教师、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与分工,阶段上采取课程问题分析、课程目标与内容重构和课程实施与评价三阶段模式。再次,经拓展课程目标、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制定课程实施策略、确定教学评价策略等四个步骤对课程进行优化。最后,对优化后的课程进行了应用。采用对比试验,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学习结束后,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就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分析课程优化效果。同时分析了优化后课程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扎根理论找出了中职学校机电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构建了中职机电专业课程优化的模式,选取了《机电设备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进行了优化,解决了课程与实际工作脱轨的问题,提升了课程的质量,并为优化后课程的应用提供了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