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常用邮箱:*
您的手机号码:*
问题描述:
关键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流体传动与控制 委员会 长春
摘要: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五届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于2012年8月7日在长春召开。应到会委员107人,出席会议的委员、委员代表共计71人,请假委员22人,缺席会议委员14人。有8位荣誉主任委员、高级顾问和特别顾问出席会议,请假高级顾问6人。
关键词: 流体传动与控制 铲土运输机械 学术会议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工程技术人员 吉林大学 科研单位
摘要: 2012年8月8日~9日,第七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第五届全国铲土运输机械学术会议在长春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主办,吉林大学承办。来自全国相关高校、科研单位及企业的专家、学者、学生及工程技术人员等共计220人参加了会议。
关键词: 流体传动与控制 委员会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工程学院 湖南大学
摘要: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以“机学组[2012]077号”文批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关于增补委员、常务委员的报告,同意增聘中冶连铸技术工程辟份有限公司马力、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王文林、宁波索诺工业自控设备有限公司毛信强、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毛智勇、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李永顺、第二炮兵工程大学李锋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增聘北京理工大学王涛为常务委员。
关键词: 流体传动与控制 流动模型 曲线插值
摘要: 为了研究高速透气阀开启过程中气体的流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首先根据透气阀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提出相应的假设条件,进而基于能量守恒定律、流体力学理论,建立透气阀开启过程的气体流动模型,并用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和分析,得到了油舱容积分别为100 m3,1 000 m3时气体的压力、流速和流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以及气体的流动特性与阀口的流量系数、阀口面积、气体的温度和密度以及绝热指数有关的结论。实验的结果与计算的结果吻合。
关键词: 流体传动与控制 简约 办刊方针 科技领域 实用价值 可读性
摘要: 《流体传动与控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强调杂志的可读性。热情欢迎从事这一科技领域的同仁们,向本刊投送内容真实、结论明确、有实用价值的稿件。
关键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流体传动与控制 专家委员会 国家“863”计划 《机械工程学报》 科学技术委员会 名录 大连海事大学
摘要: 大连海事大学王祖温校长/教授分会主任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海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机械工程学报》编委会委员、董事会董事,国家“863”计划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气动技术专家,研究方向:流体传动及控制、气体润滑技术、虚拟装配技术。
关键词: 流体传动与控制 自由活塞发动机 液压 活塞运动 不对称性
摘要: 结合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基本原理,建立了系统分析模型,通过仿真和样机试验结果分析了活塞运动不对称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活塞上止点运动呈现不对称性特征,能量传递特征和活塞受力特征决定了该不对称性是固有的。在上止点附近,气体压力对活塞运动状态起决定性作用,活塞压缩过程越快,对应的膨胀过程也越快。配流阀响应对活塞上止点运动状态影响不明显,不同负载压力形成位置主要影响膨胀过程后期。
关键词: 流体传动与控制 液力变矩器 计算流体力学 叶片参数 优化设计
摘要: 在计算流体动力学中,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液力变矩器的叶片参数进行优化。研究了优化变量的选择方法。根据一维设计理论并结合计算流场的分布特征,选取对变矩器性能影响显著的叶片参数作为优化变量。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别以起动变矩比、最高效率为单目标进行优化,得到最优目标值。在此基础上构建综合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对某变矩器优化后起动变矩比和最高效率分别提升了1.5%、7.3%,表明该方法效果较好,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关键词: 流体传动与控制 学术会议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铲土运输机械 吉林大学 流体动力 学术年会 工程机械
摘要: 第七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将于2012年8月8日-11日在吉林长春召开。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主办,吉林大学承办,会议主题为“节能、环保与流体动力”。同期召开“中国工程机械学会铲土运输机械分会2012年理事会及学术年会”,希望进一步加强工业部门以及研究者之间的沟通、联系及合作。
关键词: 信息安全保障 路甬祥 三位一体 高等工程教育 中国科学院 全国人大常委会 流体传动与控制 技术
摘要: 路甬祥,1942年4月生,浙江慈溪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两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浙江大学水力机械专业,在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获工程科学博士学位。1988-1995年任浙江大学校长,1997-2011年任中国科学院院长。2005起任国际科学院委员会联合主席。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在机械工程特别是流体传动与控制、高等工程教育等领域做出过重要贡献,曾在欧、美和中国等国获得20项专利,在国内外发表过250多篇科学研究和工程教育论文,另有专著5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