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昔格达组
混合填料
抗剪强度
微观结构
工程力学效应
摘要:
攀西地区昔格达组砂岩和泥岩分布较广,在此处建设工程需要大量的土石方填料,单是昔格达组砂岩或泥岩自身的工程性质较差,所以工程实践中常常将一定量的砂岩、泥岩混合,达到可以在工程中利用的效果。为了了解不同砂泥配比下昔格达混合料的工程性质,本文就四川省攀枝花市昔格达村砂泥岩组成的混合料进行研究,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查明了昔格达地层的地质背景。随后对研究区的砂泥岩样品进行室内实验,主要研究在不同砂泥配比下昔格达混合料的抗剪强度和压缩性,进而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和指导实践操作。通过室内土工实验,确定了各砂泥配合比下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在相同的击实功作用下,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随着泥岩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且混合料在泥岩含量小于60%时最大干密度变化较小。据此可知混合料的泥岩含量处在20%~60%时,压实效果较好。采用室内固结试验,得到了泥岩含量的变化对混合料压缩系数的影响较小,且均处于中压缩性土范围内。最后通过直剪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分别确定了不同砂泥配比下混合料的C、φ值的变化规律,两类实验结果均表明泥岩含量50%~60%时,在100kpa~400kpa的正压力下,抗剪强度能达到峰值。因此,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泥岩含量在50%~60%时,可以得到工程力学性质最佳的砂泥配比混合料。借助扫描电镜对混合料组成的重塑样进行观察,采用PCAS软件对扫描后的图像进行统计。得到压缩系数与重塑样微观结构特征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现混合料中平均等效孔径和平均孔隙分布维与压缩性的相关性较好,且呈正相关的规律。分析抗剪强度与混合料重塑样微观结构特征的相关性,发现本文统计的几类微观结构参数均与抗剪强度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正好对应在宏观上呈现出泥岩占比越多,混合料的C值增加、φ值减少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