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常用邮箱:*
您的手机号码:*
问题描述:
关键词: 数据结构 迷宫 算法设计
摘要: 迷宫问题是“数据结构”课程的典型应用实例。本文采用多种数据结构,用不同的算法来实现迷宫问题的求解,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线性表、栈、队列、图、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等核心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多维、思维能力。
关键词: 数据结构 课程思政 混合式教学
摘要: 本研究旨在分析数据结构课程中思政教育的可行性,介绍在数据结构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提出以数据结构基础知识点为思政教育的内容切入点,把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融为一体,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方面探讨数据结构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方法,以引发学生高阶思维,增强学生专业认同,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数据结构与算法 立德树人 工匠精神
摘要: 结合课程思政建设,从立德树人视角挖掘“Python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的思想政治元素,以强化法规教育和践行工匠精神为主线,聚集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建立课程专业知识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案例,在恰当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中融入思想政治内容,使得课程思政教育做到自然有效,如盐化水。教学实践表明,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教学有机融合、相辅相成,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和育人成效。
关键词: 智慧课堂 数据结构与算法 互联网+教育
摘要: 目的:分析智慧课堂在《数据结构与算法》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皖南医学院同专业两个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智慧课堂教学和传统教学两种教学模式在《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中的教学效果。2019级学生(n=133)采用智慧课堂教学作为研究组,2018级学生(n=135)采用传统课堂教学作为对照组,从作业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3个方面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结果:研究组的作业成绩、期末考试成绩(85.40±7.66、81.80±8.64)均高于对照组(78.30±9.73、71.50±1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实验成绩(72.60±10.81)与对照组(70.80±12.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良率(66.17%)高于对照组(2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中总体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技术 数据结构 实验教学模式 队列
摘要: 分析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教学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互联网+”的数据结构实验教学模式,根据数据结构课程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借助互联网对课程实验内容进行设计,以“队列”为例,阐述具体实施过程并进行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巩固理论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学习动机理论 数据结构 问题驱动教学 自我效能感 归因理论
摘要: 针对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理论抽象、难以理解、传统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在学习动机理论的内部动机、成就动机理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曲线、自我效能感和归因理论的指导下,开展数据结构课程的问题驱动教学研究。提出五项旨在提升学习动机的改进措施,针对每项措施,提出具体的问题设计。教学实践表明,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 数据结构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课堂教学 实验教学
摘要: 以计算机专业主干课程数据结构为例,探讨如何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方面融入思政教育,提出将思政元素融入数据结构课程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递归算法 数据结构 北京市海淀区 微课 获奖作品
摘要: 本微课获北京市海淀区第一届国际课程微课比赛数学组一等奖。本节微课中刘亦柠老师以用递归算法解决求阶乘问题为例,介绍了递归算法的基本思想及在编程中结合数据结构的实践过程。本节微课根据“分析规律-数学方式表达-方法编写-跟踪实践过程-上机运行展示”的步骤展开教学。
关键词: 信息质量管理 企业内部控制 管理信息系统 工程项目管理 投资者决策 统计分析 数据结构 绩效管理
摘要: 本文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例,通过对管理信息系统中数据结构、统计分析的优化设计,提升信息和内部控制的质量,使财务与业务,内控与预算、绩效管理有机融合,改善管理报告质量,提升经营者和投资者决策的客观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数据结构 全英文教学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摘要: 数据结构全英文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英文专业的核心课程。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对该课程的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包括提升教师英文授课水平、调整教学手段和运用教学方法。通过探索与实践,总结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