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工智能
周转时间
实验室
自动化
摘要:
目的探索智慧化实验室建设在检验科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2018年1月至2024年6月全院各临床科室送往检验科检测的所有样本,通过物流传输系统、自动排样系统、自动质控系统、自动审核系统、智能监测系统、危急值监测系统及智慧化DxlabReport运营管理系统等方面的应用,实现检验全流程智慧化建设。正态分布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气动物流传输系统应用后,样本从传送到接收周转时间(TAT)由51.5(37.7,73.0)min降至18.1(14.4,31.0)min(U=0,P<0.001);启用自动排样后,样本从接收到排样TAT由41.0(38.0,45.0)min降至10.0(5.0,11.0)min(U=0,P<0.001)。引入自动质控后,在每日质控通过情况下,第一批样本进入流水线的中位数时间由9:03提前至8:27,3 h内报告率从27.71%±1.39%升至36.90%±2.30%(t=3.423,P<0.001);启用智能监测系统后,可实现各模块定位监测、样本周转时间提醒、仪器负荷率监测、试剂剩余量监测和基于患者数据的实时质量控制等,高效提升仪器运转效率并保障结果的准确性;引入自动审核功能后,总体自动审核通过率为28.19%(10006/35500),其中生化报告自动审核通过率为37.17%(7738/20818),化学发光为31.57%(1251/3963),生化免疫为9.49%(1017/10719),实验室内TAT时间由(207.3±6.0)min变为(169.8±5.9)min(t=4.426,P<0.001);启用危急值监测系统后,危急值通报及时率高达99.52%(99.32%,99.89%);启用质量数字化管理后,针对门诊生化免疫进行流程优化,其检验中TAT由222(201,233)min降至145(119,195)min(U=0,P=0.004),合格率从86.88%(85.91%,87.81%)升至96.32%(95.86%,96.96%)(U=0,P=0.004)。结论智慧检验医学实验室建设能优化工作流程并有效提升样本处理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为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