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ETC
RFID天线
路侧单元
车载单元
摘要:
RFID系统主要由读写器与电子标签组成,电子标签以特定方式储存了识别特征以及相应的数据信息,并根据使用情况将其安装在需要识别的物体中。读写器是用于读写电子标签数据的电子元件,通常情况下读写器会根据电子标签变化进行相应的频率调整,所以它在频率覆盖范围内,会向周围发射特定频率电磁波,在覆盖范围内如果有对应电子标签被识别,将会自动读取该标签内存储的信息,并将这部分信息上传至信息系统,由后台系统获取这部分信息并做出相应处理。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得到了显著增长,传统收费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高速公路正常通行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加大了ETC收费系统的建设力度,开通了专门的ETC收费车道。但是由于RFID射频技术还不够成熟,相应的支撑系统也不够完善,导致当前高速收费体系中ETC收费占比并没有达到较高的水平。RFID技术作为ETC系统的核心,如何将RFID技术融合到现有技术标准不统一的系统中是本文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ETC系统作为研究内容,结合当前情况对ETC系统进行优化,将RFID电子标签识别技术的识别距离、抗阻带宽和功率反射系数作为研究的核心。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与意义,阐述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明确了相关概念与定义。RFID技术在ETC系统中占据核心地位,所以本文选择从该RFID技术角度对ETC系统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对路侧单元(RSU)、车载单元(OBU)进行调整。在RFID技术优化中,主要是对阻抗带宽、天线识别距离、功率反射系数等进行调整,并对OBU标签天线进行调整。完成以上优化工作后,还对ETC系统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进行相应优化,最后采取仿真测试的方式对仿真系统进行检验,并给出了相应的检验结论。根据研究发现,本文最终设计出的5.8GHz的ETC标签天线且仿真结果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在设计标准中,使用的辐射贴片为矩形,但在实际情况中,受到基底长宽尺寸限制的影响,只能采取背侧馈电方式。本文设计的辐射贴片与基底尺寸相同,只是在四个角落进行适当裁剪,主要是为了提升辐射电流路径,从而获取更多增益。通过对比分析发现,-10d B带宽要明显大于本文设计带宽,二者都处于本文设计ETC系统的5.7GHz-5.85GHz范围内,都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回波损耗,是电缆链路由于阻抗不匹配所产生的反射,是一对线自身的反射。不匹配主要发生在连接器的地方,但也可能发生于电缆中特性阻抗发生变化的地方,所以施工的质量是提高回波损耗的关键,对比标准参考数值,本文设计的标签天线具有较高的回波损耗值(S11),这表明本文设计的标签天线在阻抗匹配方面具有更高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