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齿轮连杆机构
传动比
效率
力学模型
风电增速器
摘要:
目前,风电增速传动装置多由定轴轮系和多级行星轮系组合而成,该种装置结构复杂,其传动链较长,由于啮合的齿轮对数较多,导致机械效率偏低;在高速、重载的场合下,其发热大,故障率很高。目前国内风电机组中众多部件的设计和关键技术仍然依赖于国外,国产化程度低,故亟需自主开发研究新的风力发电增速装置系统,用以解决制约风电发展中的技术问题。课题拟在对齿轮连杆机构的构型、运动性能、动力性能特别是机械效率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期望寻找到特别适用于风电增速装置的一类齿轮连杆机构,研究齿轮连杆机构用作风机增速机构的可能性,并构建其在风电增速器中应用的完善理论体系,为齿轮连杆机构的应用探索一条新途径。论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如下:其一,分析了齿轮连杆机构的传动比等运动特性,发现内啮合型式下的两种机构——内、外平动齿轮机构的传动比更大、结构更紧凑且运转平稳性能更优,故选择其为增速机构的初选型;同时,为消除初选机构运动不确定性的影响,提出了采用三环或多环结构型式的改善方法;其二,采用啮合功率法,对初选机构的啮合效率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外平动齿轮机构的啮合效率更高,故选定其为增速机构的终选型;并得出了新型风电增速装置的整机效率达94.12%的结论;其三,建立了增速机构的力学理论模型,其中,对齿环板和三轴(输入轴、输出轴和支撑轴)的受力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分析了该机构的平衡性能,得出了其满足静平衡、但不满足动平衡的结论,其惯性力偶矩在机架上的平衡需综合考虑各实际工况的影响;其四,分析了齿轮啮合传动的干涉限制条件和装配条件,并根据风机性能等参数,对主要零部件进行了设计及强度校核,最后,完成了新型风电增速器的结构设计,使课题的理论成果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