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环境保护
信息披露
空气污染指数
国际贸易
摘要:
本研究围绕中国筹备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1年加入WTO、以及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政策,分析了全球化进程加速背景下中国的环境污染和国际贸易问题。\n 首先,为了筹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围采取了一系列严格措施以改善空气质量。利用2000年至2009年中国环保部公布的每日空气污染指数(API)数据,本研究发现这些措施在奥运会期间和奥运会之后显著改善了北京的空气质量;但奥运会之后空气污染有所反弹,相比于奥运会期间,奥运会结束一年之后北京60%的空气质量改进都消失了。由于API的可信度受到了很大质疑,本文进一步使用了另一个客观的、间接的衡量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标——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以验证API数据的分析结果。AOD是根据美国宇航局(NASA)的卫星云图计算出来的高分辨率数据,它衡量了每个10km*10km方格地理范围内的空气污染情况。AOD数据分析结果与API结果基本一致,证实了北京奥运导致的空气质量改善是真实但短暂的。在各种政策措施中,关停工厂和单双号限行的交通管制对改善空气质量最有效。研究结果表明,权威型政府体制能够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但这种改进的幅度和可持续性取决于政府的动机和目的。\n 其次,本研究分析了我国政府制定的两项重要环境保护措施,一是从2000年起要求主要城市公布每日空气污染指数(API),二是将API与地方官员政绩考核挂钩。如果一个城市某日的API不大于100,则该日属于“蓝天”。从2003年开始,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评选要求中明确规定参选城市的全年蓝天数比例要达到80%以上,2007年进一步提高到85%。利用2000至2009年全国37个主要城市的每日API数据,本研究发现API分布在取值100左右存在显著的不连续性,尤其在2003年之后。模范城市在获奖之前一年的第四季度,其蓝天数比例达标压力越大则其API恰好取值100右侧的概率越低。这表明一些城市蓝天数比例的增加可能源于数据操纵。但是,在控制了天气等因素后,API和其他两个空气污染指标——中国气象局监测的能见度和美国宇航局监测的AOD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说明API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包含关于空气质量的有效信息。\n 再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中国全球化进程的重要事件。本研究评估了入世带来的贸易自由化对于我国出口部门和内销部门的影响。2000年至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分析表明,贸易自由化有效地促进了出口部门的发展。利用入世前的行业内销比作为入世冲击的衡量指标,入世促进每增大1%,则入世后行业出口额高0.278%,出口部门就业和TFP都高0.114%。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私营企业和小型企业从贸易自由化中受益最大。进一步地,本研究利用入世冲击构造了出口的工具变量,以克服出口的内生性问题,发现出口对于同行业内销部门的就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TFP却有负面影响。这表明贸易自由化虽然能够有效地促进出口和内销部门的规模扩张,但却不利于内销部门的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