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尾矿
钼尾矿
萤石尾矿
低温烧结
尾矿细泥
陶瓷材料
摘要:
本论文针对承德三种典型尾矿细泥成分差异大、品位低、材料化利用难度大的共性问题,以承德地区钒钛磁铁矿尾矿细泥、钼矿尾矿细泥、萤石矿尾矿细泥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种尾矿细泥协同配比,加入废玻璃粉等添加剂促进陶瓷材料液相烧结,并以不同粒度三种尾矿为原料制备低温烧结仿石陶瓷材料。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以承德钒钛磁铁矿尾矿细泥、钼矿尾矿细泥、萤石矿尾矿细泥为研究对象,对三种尾矿细泥的化学成分、物相组成、显微形貌进行分析,并分别将三种全体量尾矿细泥试样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热处理,探究三种尾矿细泥物相转变过程及烧结性能,充分挖掘降低烧结温度的优势特性,为承德三种典型尾矿细泥低温烧结制备陶瓷材料提供实验基础。
(2)以承德钒钛磁铁矿尾矿细泥、钼矿尾矿细泥、萤石矿尾矿细泥为原料,通过三种尾矿细泥协同配比设计,研究承德三种典型尾矿细泥配比方案和热处理温度对降低承德三种典型尾矿细泥制备陶瓷材料烧结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钒钛磁铁矿尾矿细泥:钼尾矿细泥:萤石尾矿细泥=50:45:5时,1100℃热处理后,承德三种典型尾矿细泥基陶瓷材料体积密度为2.23 g/cm3,常温抗折强度为38.85 MPa,常温抗压强度为64.93 MPa。
(3)为进一步降低烧结温度,在保持三种尾矿配比基础上,添加废玻璃粉、Na2CO3、K2CO3,探究热处理温度和废玻璃粉添加量对三种尾矿细泥低温烧结制备陶瓷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50℃和900℃下,废玻璃粉添加量为14 wt.%时试样性能较佳;在950℃下,废玻璃粉添加量为12 wt.%时试样性能较佳,抗折强度为39.00 MPa,抗压强度为54.79MPa。与不添加废玻璃粉试样相比,抗折强度提高了99.15%。分析认为添加废玻璃粉可推动烧结进程,低熔点组分熔融使试样内部产生液相,有利于试样在较低温度下致密化烧结。
(4)为协同解决其他粒度尾矿利用和大块成品开裂问题,以不同粒径的钒钛磁铁矿尾矿、钼尾矿、萤石尾矿为主要原料,探究得到不同粒径尾矿制备仿石陶瓷较优颗粒级配和废玻璃粉添加量。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为850℃,钒钛磁铁矿尾矿颗粒级配为大颗粒:中颗粒:小颗粒:细泥=25:10:5:20,废玻璃粉添加量为10 wt.%时,其体积密度为2.24g/cm3,显气孔率为18.21%,吸水率为8.14%,抗折强度为13.29 MPa,抗压强度为29.80 MPa。分析认为此颗粒级配试样紧密堆积情况较优,小颗粒及细泥可填充于试样内部大颗粒空隙中,添加12 wt.%废玻璃粉可产生适量玻璃相,降低烧结温度。根据本论文研究成果,可依据不同尾矿细泥禀赋特征,优化组分设计和烧结工艺,利用尾矿细泥低温烧结制备陶瓷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