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卒中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影响因素分析
列线图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10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AIS患者3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7∶3比例将患者分为建模集237例和验证集10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将建模集患者分为血栓形成组(n=54)与非血栓形成组(n=183)。采用LASSO回归筛选AIS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IS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采用rms程序包建立AIS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Bootstrap自举法进行1 000次重复抽样,计算一致性指数(CI);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该列线图模型在建模集和验证集中的拟合程度;绘制ROC曲线分析该列线图模型对建模集和验证集AIS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绘制临床决策曲线分析该列线图模型在建模集和验证集中的临床获益。结果 非血栓形成组与血栓形成组年龄、有吸烟史者占比、有心血管疾病史者占比、有高脂血症史者占比、意识障碍发生率、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脂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SO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高脂血症史、D-二聚体、脂蛋白可能是AIS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高脂血症史、D-二聚体、脂蛋白为AIS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以上因素构建AIS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在建模集中其CI为0.99。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在建模集和验证集中,该列线图模型拟合程度均较好(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建模集和验证集AIS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AUC分别为0.946[95%CI(0.914~0.977)]、0.843[95%CI(0.720~0.967)]。临床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建模集中,当阈值概率为1%~95%时,该列线图模型的净获益率>0;在验证集中,当阈值概率为4%~83%时,该列线图模型的净获益率>0。结论 吸烟史、高脂血症史、D-二聚体、脂蛋白为AIS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对AIS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较好的校准度、区分能力及良好的临床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