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卒中
偏瘫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影响因素分析
列线图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访1年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3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1年内LEDVT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合并LEDVT组45例和未合并LEDVT组98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访1年内发生LEDVT的影响因素,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访1年内发生LEDVT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Bootstrap法(重复抽样1 000次)进行内部验证,计算一致性指数(CI),并采用Hosmer-Lemeshoe拟合优度检验评价该列线图模型的拟合程度,绘制ROC曲线以分析该列线图模型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访1年内发生LEDVT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年龄、糖尿病发生率、有心房颤动病史者占比、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复合物(t-PAIC)、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IC)、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以下简称为Caprini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房颤动病史、D-D、t-PAIC、PIC、Caprini量表评分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访1年内发生LEDVT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访1年内发生LEDVT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内部验证结果显示,其CI为0.835[95%CI(0.752~0.917)]。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χ^(2)=0.259,P=0.61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访1年内发生LEDVT的AUC为0.874[95%CI(0.802~0.946)]。结论 心房颤动病史、D-D、t-PAIC、PIC、Caprini量表评分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访1年内发生LEDVT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访1年内发生LEDVT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准确性及一定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