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
心血管疾病
队列研究
性别差异
摘要:
目的:探讨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CVAI)与心血管疾病(CVD)发病风险的关联及性别差异。方法:从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研究(China-PAR)项目3个子队列中纳入98464例基线无CVD的研究对象,分别于1998年、2000~2001年和2007~2008年开展基线调查,并随访至2015年。采用队列分层的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总人群及不同性别人群中CVAI连续变化(每升高1个标准差)及四分位数分组(Q1组为参照组)对CVD发病风险的影响,并分别计算性别与CVAI对CVD发病风险影响的乘法交互作用,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分析其剂量-反应关系。结果:723508人年随访期间,共发生3605例CVD事件。多因素分析显示,总人群、男性、女性中CVAI每升高1个标准差,CVD发病风险分别增加25%(HR=1.25,95%CI:1.20~1.29)、9%(HR=1.09,95%CI:1.04~1.15)、54%(HR=1.54,95%CI:1.46~1.64);在总人群、男性、女性中,与Q1组相比,Q4组的CVD发病风险分别增加87%(HR=1.87,95%CI:1.67~2.10)、33%(HR=1.33,95%CI:1.14~1.54)和284%(HR=3.84,95%CI:3.09~4.78);与男性相比,上述关联在女性中更明显(P_(interaction)<0.05)。此外,CVAI与CVD发病风险呈正向剂量-反应关系。结论:CVAI升高是CV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女性的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