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hVEGF165
转基因
家蚕
生物反应器
摘要:
鳞翅目昆虫家蚕(Bombyx mori)是重要的产丝昆虫,至今已被人类饲养利用逾5000年。家蚕丝腺是合成和分泌蚕丝蛋白的专一场所(一头家蚕可生产约0.5克丝蛋白),是蚕丝业最为核心的生物学基础。近些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年在家蚕基因组计划的推动下,人们对丝腺高效合成与分泌丝蛋白的分子机制有了深入了解,同时也注意到家蚕不仅能用于产丝织绸,其丝腺还是一个理想的生物反应器。2003年,日本学者首次报道了利用转基因家蚕丝腺表达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其后,国内外学者利用转基因家蚕丝腺已成功表达了数十种外源蛋白,少数重组蛋白素材已进入中试或产业化生产阶段,表明利用家蚕丝腺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重组蛋白,有着巨大的开发应用潜力。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uman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hVEGF)是一种对内皮细胞具有高度特异性的有丝分裂原,在血管再生和血管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hVEGF165是hVEGF-A亚型中组织表达频率最高、最具生理相关性的一种异构体,在外周缺血性疾病或慢性伤口的治疗性血管再生研究中效果显著。目前,重组hVEGF165蛋白主要采用大肠杆菌、酵母等原核或低等真核表达系统进行体外表达和研究,其是否适合在家蚕中部丝腺表达尚不清楚。本论文以hVEGF165为靶标,探索利用转基因家蚕中部丝腺表达hVEGF165的可行性,以期为进一步开发重组hVEGF165蛋白提供理论参考和转基因素材基础。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65转基因家蚕的制作首先,从NCBI下载hVEGF165基因序列(NP01020539.2),根据家蚕密码子偏好进行密码子优化后直接合成在C末端融合有6×His标签的hVEGF165序列。其次,采用酶切连接方式,将合成序列组装到以家蚕丝胶1基因(Sericin-1,Ser1)启动子为调控元件的亚克隆载体pSL1180[hSer1sp-DsRed-Ser1]上,进而再装到piggyBac骨架载体,构建成转基因表达载体pB[hSer1sp-hVEGF165-Ser1,3×P3EGFP](简写为S1-V165)。最后,采用显微注射方法,将S1-V165超纯质粒DNA注射至家蚕早期胚胎,经荧光筛选获得了5个阳性蛾圈;基因组PCR及测序结果表明,转基因蚕制作成功,命名为S1-V165。***165的表达特征解剖获取S1-V165五龄幼虫的中部丝腺进行qRT-PCR检测,结果表明:在五龄第1天的中部丝腺中,hVEGF165的表达量逐渐增加,五龄第6天出现表达峰值,其mRNA含量是内源Ser1 mRNA总量的56%。随后对S1-V165五龄幼虫中部丝腺及茧壳溶解产物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在中部丝腺以及茧壳溶解产物中均能检测到目的蛋白,表明重组hVEGF165蛋白已成功在S1-V165家蚕中部丝腺细胞中合成并且分泌进入茧壳中。3.重组hVEGF165蛋白的促细胞增殖活性重组hVEGF165蛋白是否二聚体化是其有无生物学活性的关键。本研究分别利用PBS、8M尿素和弱碱溶液(5 g/L NaCO,4 g/L NaHCO)溶解S1-V165茧壳后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在存在或缺乏β-巯基乙醇(还原或非还原条件下)的条件下,重组hVEGF165蛋白分别以单体或二聚体形式存在。紧接着,将灭菌处理的S1-V165茧壳蛋白浓缩液与饥饿处理后的HUVE细胞共培养24 h后,分别进行CCK-8检测及EdU染色分析。结果表明:含有重组hVEGF165蛋白的弱碱溶液的促细胞增殖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其具有促细胞增殖活性。随后,利用弱碱溶液分别处理细胞0、5、15、30 min后,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含有重组hVEGF165蛋白的弱碱溶液处理细胞后对pMAPK44/42的瞬时磷酸化相对较高,具备激活ERK通路从而促进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4.重组hVEGF165蛋白的释放特性取S1-V165茧粉90 mg于3 mL的弱碱液中溶解72 h,采用Western Blot测定弱碱液上清液中重组hVEGF165蛋白的释放行为。结果表明,重组hVEGF165蛋白在04 h内释放速度极快,达到总释放量的80%,242 h期间仍有少量释放。5.S1-V165茧片的促细胞增殖活性将干燥灭菌的S1-V165茧片浸泡在血清浓度为10%的培养基中,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同培养24 h后进行观察发现,细胞形态及生长状态良好,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死亡;随后利用血清浓度为0.5%的培养基对细胞进行饥饿处理12 h,将茧片放入96孔板中与细胞共同培养72 h,利用CCK-8及EdU染色进行促细胞增殖分析,结果表明,S1-V165茧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