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复杂性肛瘘
肛门功能下降
列线图模型
影响因素
摘要:
目的探究复杂性肛瘘术后肛门功能下降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西安市第九医院收治的145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是否下降将研究对象分为下降组(肛门功能下降,61例)和未下降组(肛门功能未下降,84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复杂性肛瘘术后肛门功能下降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复杂性肛瘘术后肛门功能下降的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列线图模型对复杂性肛瘘术后肛门功能下降的预测价值;采用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精确度。结果145例患者中61例术后发生肛门功能下降,发生率为42.07%。下降组患者年龄≥60岁比例、体重指数≥24 kg/m2比例、肛瘘手术史比例、括约肌上肛瘘比例、切割挂线术比例、内口不明确比例均高于未下降组,而高位经括约肌肛瘘比例低于未下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24 kg/m2、肛瘘手术史、括约肌上肛瘘、切割挂线术及内口不明确是复杂性肛瘘术后肛门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采用R软件构建复杂性肛瘘术后肛门功能下降的列线图模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复杂性肛瘘术后肛门功能下降的曲线下面积为0.879(95%CI 0.815~0.927),敏感度为90.16%,特异度为85.71%。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的拟合度较好。结论体重指数≥24 kg/m2、有肛瘘手术史、括约肌上肛瘘、切割挂线术及内口不明确是复杂性肛瘘术后肛门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预测效能,有助于临床筛选高风险人群,从而及早给予相应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