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液压凿岩机
冲击特性
受冲法
凿岩效率
试验方法
摘要:
随着矿山开采的规模化、隧道施工的机械化加速推进,大型凿岩装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大功率液压凿岩机作为凿岩装备的关键核心部件,至今仍受制于人,为此,“高性能液压冲击器”作为基础零部件,被列入了工信部《2021年产业基础创新发展目录》,亟待实现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突破。本论文依托校企合作项目,搭建液压受冲式试验平台,开展大功率液压凿岩机冲击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针对大功率凿岩机存在的内部机理不清、冲击破岩效率低的问题,本文建立了凿岩机-岩石的冲击凿岩系统模型,创建了可变负载的液压受冲式凿岩机冲击特性试验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内部机理试验与数值仿真分析,深入探究了高压蓄能器参数、活塞后制动腔空化对凿岩机冲击特性的影响,最后,针对凿岩机冲击无力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液压受冲试验的故障诊断方法。
论文首先构建了凿岩机-岩石的冲击凿岩系统模型;考虑机-液-气三者的耦合关系,建立了凿岩机内部冲击-缓冲系统的数学模型;确立了凿岩机与岩石之间碰撞过程能量传递方程。为凿岩机冲击特性内部机理研究与仿真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针对岩石试验存在的重复性差、成本高的问题,创建了可变负载的液压受冲式凿岩机冲击特性试验方法,提出了无进尺凿岩和钻进凿岩两种模式,模拟多变的凿岩工况,并搭建了大功率凿岩机冲击特性试验平台;基于试验平台,分析了凿岩机输出性能指标、活塞运动状态特征以及各腔室压力、流量脉动特征,与凿岩台车现场试验对比,验证了试验系统的可靠性和可变负载的可行性;开发了凿岩机压力、流量、位移同步测试分析系统,提出了位移-速度、腔压机理两种打击点精确标记方法。该试验平台以液压受冲系统代替了无法重复利用的不同硬度岩石,为大功率凿岩机冲击特性内部机理研究提供了技术手段。
高压蓄能器对大功率凿岩机冲击性能有着重要影响,针对高压蓄能器现有模型精确度不高的问题,基于凿岩机内部机理的试验研究,探明了换向阀换向流量和活塞泄漏流量的变化规律,进而构建了考虑换向流量和活塞泄漏量实时变化的高压蓄能器数学模型,基于试验与仿真,精确优化了蓄能器容积,揭示了蓄能器隔膜的非线性振荡特征,探究了蓄能器容积、充气压力对冲击特性的影响规律。为大功率凿岩机与高压蓄能器的性能匹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大功率凿岩机冲击频率高、冲击能大,极易导致活塞前后腔的空化产生,活塞导向套空蚀问题如幽灵一般一直困扰着国内外凿岩机厂商,针对活塞后制动腔导向套空蚀引起的冲击性能降低问题,基于试验和仿真,研究了不同活塞后腔配合间隙下腔压、速度、位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凿岩机工作过程中活塞后制动腔出现了规律性负压,而且导向套的空蚀程度与后制动腔配合间隙变化密切有关;后制动腔配合间隙存在最优值,当h=0.04 mm时,后制动腔负压导致的空蚀程度最低,此时冲击能提升30J,冲击功率提升2.6kW,即改善空化的同时,又大幅提升了冲击效果。
冲击无力是大功率凿岩机现场施工中常见故障,针对液压凿岩机冲击特性故障检测方法落后、故障识别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受冲试验的冲击特性故障诊断方法。以某样机钻进速度慢的问题为例,借助机理试验和仿真,研究了故障样机在无进尺凿岩和钻进凿岩两种模式下的输出参数特征和内部状态参数特征,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将故障机后腔管道尺寸增加4 mm的改进方案,改进后,冲击能提升28.6%,冲击钻进速度提高32.5%,提升效果显著。
本文创新性提出了可变负载的液压受冲式凿岩机冲击特性试验方法,以液压受冲系统代替了无法重复利用的试验岩石,该方法绿色环保、低成本、重复性高,为我国大功率凿岩机快速发展,解决凿岩装备领域“卡脖子”难题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