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PM_(2.5)
硝酸盐
NH_(3)
HNO_(3)
敏感性分析
摘要:
二次硝酸盐是PM_(2.5)中的重要二次无机离子组分,为了研究我国北方典型工业城市二次硝酸盐主导下PM_(2.5)的形成及防控途径,基于太原市城区点位2021~2022年高时间分辨率的PM_(2.5)在线监测数据,对气溶胶颗粒物的离子组分及气态前体物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太原冬季PM_(2.5)平均浓度为63.5μg/m^(3),主要离子组分为NO_(3)^(-)、NH_(4)^(+)和SO_(4)^(2-)在PM_(2.5)中的占比分别为16.2%、11.2%和10.9%.在污染日和清洁日,硝酸盐对水溶性无机离子的贡献分别达到32.1%和37.2%,为驱动冬季PM_(2.5)升高的首要组分。硝酸盐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在冬季14∶00~17∶00的日间峰值主要源于光化学反应生成大量的HNO_(3),并在富氨条件下与NH_(3)的中和反应。通过使用ISORROPIA-II热力学模型计算气溶胶液态水(ALWC)含量和pH值,对控制NH_(4)NO_(3)形成的前体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太原市NH_(4)NO_(3)的形成主要处于HNO_(3)敏感区域,因此通过控制HNO_(3)的前体物NOx或者减弱大气氧化性干扰HNO_(3)的形成可以有效抑制NH_(4)NO_(3)的形成。特别是在湿度较高的时段,对HNO_(3)和NH_(3)开展协同控制可以更加有效地减少NH_(4)NO_(3)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