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
踝关节镜手术
距骨倾斜角
关节稳定性
摘要:
目的:探讨全镜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修补术后距骨倾斜角改变与关节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接受全镜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修补术治疗的慢性踝关节不稳定(CAI)患者80例,根据术后距骨倾斜角的改善情况将患者分为优良组(52例)和不良组(28例),分析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术前及术后1,2,3个月距骨倾斜角改变和关节稳定性并分析二者的关系。结果:与术前比,术后2个月及术后3个月优良组距骨倾斜角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不良组比,优良组术后3个月距骨倾斜角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不良组比,优良组踝关节相对峰力矩(RPT)、主动位置觉、下肢Y-平衡(YBT-LQ)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控制率(DCR)、被动位置觉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控制率、被动位置觉是术后距骨倾斜角改善不良的危险因素,而踝关节相对峰力矩、下肢Y-平衡是其保护因素。结论:全镜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修补术后,距骨倾斜角改善与关节稳定性密切相关,临床应关注踝关节多项生物力学指标,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以优化全镜下修补术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恢复不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