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老聃
私家著作
學在王官
巫史文化
軸心時代
哲學突破
新子學
新文化運動
摘要:
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的出版及其與梁啓超的争論,引發“孔老先後”問題聚訟。這個問題不僅牽涉學術史書寫的排序,還關乎對中國傳統文化源流的認識,隱含着研究者的價值判斷。方勇教授重提這一問題,既是確立《中國諸子學通史》撰寫體例的需要,又有以“新子學”爲依托而繼往開來的文化關懷。相關討論涉及孔老先後、中國傳統文化源流、當代文化構建三個層面,我們認爲:一、從《文子》記載及叔向徵引等材料看,老聃早於孔子,是《老子》作者。二、研究孔老問題,關鍵在重審中國傳統文化之源——如私家著作、巫史文化、軸心時代等事關對西周至春秋時期文化形態和分期認識的問題,而非考察其流——不管是説儒家主幹、道家主幹,還是説儒道互補或三教融合。三、當代文化建構的出路在回歸現實,不僅要有明確的現代價值追求,還要有反思的精神、包容的態度和交流的能力,應着眼於整個文化結構而非局限在精神思想層面或傳統文化内部,走社會科學化道路,研究社會人生的切要問題,在文化碰撞尤其是深層對話交流中建設一種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