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清末新政
南洋华侨
认知观念
《申报》
摘要: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和思想对中国的冲击频繁,其涌入使晚清社会在思想认知领域经历了剧烈的动荡。传统社会的“权势结构”逐渐发生转移,并在清末新政时期形成了认知观念的转变浪潮。传统中国,特别是中央政府,对南洋华侨的认知根植于华夷观念和儒家传统文化。然而,到了清末,这种认知开始受到列强入侵和思想领域权力的急剧变化的影响,进而发生明显转变:南洋华侨从未知的群体渐渐被熟知却最终又被提防,从被视为化外之民逐渐成为臣民却最终又陷入乱民之列。晚清时期,南洋华侨在认知中的形象透过新兴的报纸媒体得以呈现,而华侨群体则通过与清廷、革命党、维新派、报纸媒体等多方势力的互动,深刻地介入并影响了清末政局。新政时期,清政府对南洋华侨的认识转变从内外互动的角度反映了晚清思想变革的底层逻辑,揭示了新政失败的部分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