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常用邮箱:*
您的手机号码:*
问题描述:
关键词: 实验学校 主题教育活动 副校长 九·一八 郁南县 爱我中华 西江 九一八事变
摘要: 9月18日上午,郁南县西江实验学校开展纪念“九·一八”事变的“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主题活动。活动中,该校副校长余玉涛介绍了“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并带领全体师生进行宣誓:勿忘国耻、吾辈自强;奋发图强、爱我中华。接着,602中队谢沁仪同学发表了题为《尊崇英雄,担当使命》的讲话,号召队员们攻坚克难,弘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气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矢志奋斗。
关键词: 沈尹默 新文化运动 新诗 书法 “新旧观”
摘要: 沈尹默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精通诗词与书法。沈尹默以创作新诗作为新文化运动中的革命者,新诗为新,旧诗为旧。而在书法中一开始热衷帖学的他却是一位被革命者,帖学为旧,碑学为新。同时存有身份差异且不同的两种新旧关系,逐渐使得沈尹默产生了辩证的“新旧观”。
关键词: 遵义会议 历史贡献 时代价值
摘要: 遵义会议是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解决了党内面临的最为迫切的军事路线问题,党独立制定、实施了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策略,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精神和丰富遗产,在革命、建设、改革和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总结其历史贡献、挖掘其时代价值,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ISBN: (纸本)9787559473134
摘要: 本书以2021年4月4日举办的“时间证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艺术肖像摄影展”为蓝本, 讲述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故事。书中共收录8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照片, 照片旁配以叙述文字, 呈现幸存者影像和摄影家态度。
关键词: 史地融合 高中历史 高中地理 实践教学 红军长征
摘要: 本文基于学科融合的视角开展教学,通过立足区域认知感红军长征之困难、开展地理实践析红军长征之过程、提升综合思维悟红军长征之意义三个方面来展开研究,将历史知识和地理实践教学进行有机融合,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应用能力.
摘要: 1956年秋,前日本关东军参谋长、日本陆军航空兵司令官远藤三郎,在北京见到了毕生最崇敬的对手毛泽东. 日本必败 远藤三郎,1893年1月2日出生于日本山形县,15岁进入日本士官学校,随后留学于法国陆军大学. 1947年2月,远藤作为战犯被关进东京的巢鸭监狱.一年后,被释放.从此,远藤三郎在埼玉县耕田为生,除了种地之外,平日闭门不出,苦苦思考日本战败的原因,直到他读到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
关键词: 現代化 孫中山 後發國家 現代國家轉型
摘要: 理解中國式現代化何以形成,需要回歸百餘年前現代國家轉型的歷史場景。獨立主權的國家建構與現代化多重任務的複合疊加,使中國的現代轉型面臨不同於西方國家的三重困境,即政治集權與政治分權的矛盾、經濟依附和經濟獨立的矛盾、社會破壞與社會整合的矛盾。這三重困境,集中體現了中國現代化的複雜性和獨特性,也體現出西方學說“平移”至後發展國家的“後視鏡”解釋誤區。孫中山作為傳統中國向現代國家過渡時期的代表人物,結合本土文化民情和西方制度學說,提出了中國的現代化發展方案,包括統一央權、國家主導工業化、以宗法自治為基礎的德法兼治等,代表了早期先進分子關於現代中國央地關係、國家與市場、國家與社會等關係的深入思考,為深入理解中國式現代化何以形成、為何必須及如何發展提供了思想借鑒。
关键词: 孫中山 佛教會社 民國元年 辛亥革命 史實考證
摘要: 學界對於孫中山與佛教關係的研究,尚嫌不足。民元佛教會社之組織及其與政府的互動,真相撲朔迷離,信史有待建立。有的史事看似瑣細,為人輕忽,卻能反映歷史奧妙。翠亨孫中山藏檔中的三則佛教史料,作者之謎長期存在。據考證,民國浙江名僧摩塵是給孫中山呈文的作者。這一上書是民元佛教復興的縮影。循此線索研究,可重建李翊灼等成立的佛教會、謝無量等組織的佛教大同會與敬安等領銜的中華佛教總會這些佛教社團諸多鮮為人知的史實,釐清對孫中山及南京臨時政府處理佛教事務的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