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常用邮箱:*
您的手机号码:*
问题描述:
关键词: 第一次国共合作 成功经验 失败教训
摘要: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提供了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然而,以“党内合作”这一特殊的方式实现国共合作,是基于当时复杂的主客观原因的。作为在党成立初期首次通过团结党外力量,完成共同的历史任务而建立的统一战线,虽然以破裂告终,但是无论其成功建立的经验还是最终破裂的教训,都给党的统一战线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摘要: 2024年11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交出了一份非常亮眼的成绩单:总营收925.1亿元,同比增长30.5%;经调整净利润63亿元,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作为市场风向标的小米,这一季度的业绩表现打破了多项纪录,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其在商业战略中的全面升级与加速变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汽车业务板块。小米汽车App显示(截至2024年11月27日),小米SU7(锁单后)预计24—27周交付,SU7 Pro(锁单后)预计21—25周交付,SU7 Max(锁单后)预计19—22周交付。不愁卖、月交付突破2万辆,一期工厂产能超负荷运转(据说生产线利用率接近200%),这是多少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艳羡的成绩!说是“幸福的烦恼”也不为过。更本质的问题是:小米是如何从当年的性价比之王走向品牌高端化的?是如何从以手机业务为主转型为人车家全生态的?是如何在卷到极致的新能源汽车领域脱颖而出的?这就要从小米的人车家全生态开始说起。
摘要: 歌唱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最常见的集体教学形式之一。游戏化歌唱活动能够使幼儿更愉快、更主动地思考和学习,高效达成活动目标。下面我们将通过探究游戏化歌唱活动的设计,挖掘有效的活动模式和游戏方法。一方面,促进教师更加灵活有效地分析歌曲素材,开展幼儿歌唱教育;另一方面,提升幼儿对歌唱活动的兴趣,使其通过歌唱活动获得全面发展。
关键词: 刘海粟 书法风格 康有为 碑学 艺术创新
摘要: 文章回顾了刘海粟书法的早期教育与风格形成过程,随后分析了他与康有为的师生关系及其对书法创作的深远影响,最后讨论了刘海粟如何通过不断创新,突破传统,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通过对刘海粟书法艺术的深入分析,揭示了他个人书法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20世纪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摘要: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了解历史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有限的课时内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这已成为摆在广大历史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革命文物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资源,具有直观性强、历史信息丰富、情感冲击力大等特点,将革命文物引入初中历史课堂中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尤其是在学习中国革命史这一模块时,革命文物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观察、感悟历史的窗口,帮助学生全面、立体地认识这一历史时期。
关键词: 求变 碑学思想 摩崖刻石 审美价值 康有为
摘要: 摩崖刻石作品所具备的天然条件,与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的“求变”思想完美契合,展现了较强的艺术创造力和取法多样性。碑学书法倡导的雄强、壮美的风格在摩崖刻石作品中都有体现。通过分析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的“求变”思想,并在碑学背景下对其书学思想进行思考,阐释审美观念的变革,然后对其提出的一系列审美批评和价值判断进行总结,将其审美观念带入摩崖刻石书法中分析,以探索其中的碑学观念及审美价值。
关键词: 遵义会议 长征 历史决议 历史地位
摘要: 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三个党的历史决议都对遵义会议进行了论述。研究发现,前两个历史决议都明确了遵义会议在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取得长征胜利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在继承前两个历史决议的基础上,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基于百年党史的大历史观和整体历史观,对遵义会议提出了新的表述和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基于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文章从历史定位、革命策略原则、政治地位、思想路线、领导体制五个方面论述了遵义会议的历史地位,为准确把握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上的贡献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对新的时代背景下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贯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坚持民主集中制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摘要: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十分关注孙中山及其革命事业,并一度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共同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从孙中山1925年逝世后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经历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的纪念活动有不同的时代气息和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从侧面展现出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成长历程。
关键词: 《中庸》 道统 朱子 康有为 道德心性
摘要: 在朱子理论中,“道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朱子哲学有着直接影响。“道统”最早成熟于《中庸章句序》中,通过深入剖析《中庸章句》,有助于更深一步了解朱子的道统意识。为此,本文以康有为的《中庸注》为例,深入分析了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通过解析其对《中庸》的细致解读和哲学构建,揭示其对儒学传统的重要贡献,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儒学的历史传承与当代价值,也为儒学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清末新政 内蒙古地区 交往 革新
摘要: 清代末期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清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为了延续和巩固统治,清政府不得不施行“新政”改革。与此同时,各地爱国力量也积极摸索救国救民的新道路。作为中国北疆要地,内蒙古地区同样面临着外国势力的渗透和诸多内部矛盾。面对困局,内蒙古地区的有识之士们发动社会力量,在政治、军事、经济、教育文化等诸领域苦苦探索,寻求变革。本文从教育、实业、民族交往等方面分析了清末新政对内蒙古地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