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常用邮箱:*
您的手机号码:*
问题描述:
关键词: 康有为 梁启超 美术 现代性 文艺观
摘要: 康有为、梁启超不仅在中国近代社会政治领域享有盛名,在文艺方面也有相当的造诣,他们重视“美术”在建构现代民族国家中所起的作用,将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乃至金石考据也纳入考察范畴。康有为将“美术”作为“物质之学”,认为现代国家可以发展工艺美术致富;梁启超虽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康有为的意见,但为纠正“物质之学”的偏颇,他强调体现真善美的“美术”在完善国民品格中所起的作用。康、梁的“美术”思想均有取法古今、调和中西的现代性,蕴含着“求变”“求新”的文艺观。
关键词: 近代工商业 工商业发展 清末新政时期 劝业道 晚清社会 商部 管理和保护 发展实业
摘要: 清末新政时期(1901—1910),清政府为大力发展实业设立了管理工商业的专门机构——商部,制定、颁行了一系列新的工商制度与法律,推动了晚清社会工商业的发展,使得中国近代工商业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与中央成立商部遥相呼应的是,贵州顺势设立了工商业管理和保护机构——劝业道与农工商总局,创建了贵州商务总会,各府、州、县地则纷纷建立商务分会,督促与推动贵州工商业发展,由此开启贵州近代工商业发展新局面。
关键词: 同光派 譜系 〈近代詩派與地域〉 汪辟疆
摘要: 新文化运动後,随着新诗坛崛起,同光派到底还有多少主要诗人,诗派的结构层次如何,一直以来都比较模糊。或者缺乏较为明确的标准,过分扩大同光派的门庭;或者为建构「现代文学史」的需要,对此忽略不提。以同时代人的批评话语作为主要标准,参酌诗学渊源、诗风特徵及往来交游等因素,对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一文所列「闽赣派」诗人加以调整与补充,可梳理出新文化运动後的同光派诗人共50人,其中,陈三立、陈衍、郑孝胥、陈宝琛、沈曾植等10人可称为同光派的主体诗人,金蓉镜、胡思敬、张元奇、严复、杨增荦等35位诗人可称为同光派的呼应者或追随者,曾克端等5人可称为「後同光派」诗人或後期宗宋派诗人。
关键词: 红军 长征 理论传播 实践探究
摘要: 红军长征也是我党进行理论传播的一次伟大实践,这一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游击队、抗日救国会等革命团体作为理论传播主体,以其坚定的革命性、鲜明的人民性和严明的纪律性,广泛传播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政策主张,同时通过报纸、文件、标语、化装宣传等丰富多样的传播形式提高理论传播的成效,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社会影响力,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为长征的胜利和革命新局面的开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中国共青团 历史新篇章 五四精神 历史进程 五四运动 青春 矢志不渝
摘要: 又是一年槐花飘香,我们迎来了五四青年节。遥想百年前,一场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翻开了中华民族图强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新篇章。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描绘了一幅幅宏伟的青春画卷。而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围绕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矢志不渝的,正是中国共青团。
关键词: 胡适 科学 科学观 五四新文化运动
摘要: 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翘楚,这个时期在不少文章中论及对科学的看法。本文围绕他关于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科学文化和科学精神、科学破产和科学万能、科学与人生观诸问题的理解加以介绍和评论,并表明笔者的一孔之见。
关键词: 遵义会议 独立自主 体现
摘要: 遵义会议独立自主精神体现在: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脱离共产国际的干预和指导下,独立自主地批判并结束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地位,独立自主地选定自己的领导人,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路线、方针、政策的一次重要会议。
关键词: 儒耶之爭 三綱五常 自由平等 新文化運動 地方保守儒者
摘要: 学界的新文化运动研究主要聚焦於全国着名人物,而对地方学者关注不够。这导致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儒耶之争」,没有受到学界关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儒耶之争」,是地方保守儒者与新文化运动宣导者之间的中西文化之争。尽管这次「儒耶之争」仍不免是一种态度之争、情绪之争;但双方争论的深层问题──如何看待和处理现代与传统的关系问题?如何看待和处理德性与理性的关系问题?──颇具价值。新文化运动宣导者和地方保守儒者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对我们今天思考中国如何现代化问题不无裨益。
关键词: 文化 大连地区 近代史 康有为
摘要: 曾经有一段时间,“大连没有文化,是文化沙漠”的论调似乎很流行。形容一个人没有文化,说的是他没受过教育,没读过书。说一个城市没有文化,那是对这个城市最大的鄙薄。说大连没文化则是对历史的无知。不用说1.7万年前就有人类在大连地区活动了,就是近代,这里也是名流云集之地。近代史上,诸多名人都与大连有过交集,康有为便是其一。
关键词: 中华邮政 华北沦陷区 副局长 国际邮件 华北地区 七七事变 北平
摘要: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大肆进攻华北地区,北平、天津、保定、济南相继沦陷。日军每到一处,都会占领邮局,中华邮政员工不惧淫威,坚持工作。1938年8月15日,华北成立伪“邮政总局”,而后日军又向北平、河北等邮政管理局派驻日籍的副局长,总揽全权,监视邮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