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常用邮箱:*
您的手机号码:*
问题描述:
关键词: 历史表述 历史教科书 君主专制 民国前期 辛亥革命 民主共和 民国档案 袁世凯
摘要: 李帆:《“共和”叙事:切近的历史表述——民国前期历史教科书中的辛亥革命与民国建立》(《民国档案》2021年第4期)民国前期的历史教科书对于辛亥革命与民国建立之史实的叙述,是切近于事件发生之时同代人最初的历史表述,是后来所有叙述的基础。这一叙述主要围绕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而展开,强调民国建立、清朝结束的历史,是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的过程,可谓“共和”叙事。其特点非常鲜明,突出民主共和制度之建立对于中国历史变迁的划时代意义的同时,在共和制取代君主制的关键环节的表述上,突显袁世凯的地位。
关键词: “学衡” 吴宓 《新文化运动之反应》
摘要: 吴宓与《学衡》相关诸人之研究既应在“学衡”之内,亦可能在“学衡”之外。1922年吴宓撰写的《新文化运动之反应》是代表“学衡”之外的一篇典型文字。此文因鲁迅在《“一是之学说”》中的激烈批评而为人熟知,但也因为鲁迅文章的高光性和笼罩性,其实又近乎“人人不知”。在认真释读《新文化运动之反应》全文的基础上,讨论此文所引起的,不限于鲁迅的各方反应和长程影响;吴宓在此文中显示的对新文化运动的了解程度和理解程度;以及吴宓和此文遭遇的时代“尴尬”等问题,以期在一个更大视野里理解吴宓与《学衡》相关诸人。
关键词: 北大校园 中体西用 中央美院 北京大学 书画
摘要: 北京大学现在的校园所在地原本是北京西面的水乡,皇室园林胜地。历代文人墨客于此地多遣文挥墨以表达意境,抒发感情,或径直居于此,与山水书画俱乐。张岩出身于中央美院而就职于北京大学,得兼二美。故其所作水墨,大多取材于北大校园内各处小园。其早时,燕南等园中体西用,有秀木修竹,远可眺西山,近则可观校园湖溪及西墙外野池长河。
关键词: 西南联合大学 女子中学 哲学系 福建福州市 马尾区 第二年 插班 九一八事变
摘要: 1920年7月18日 (农历六月初三)出生于北京。祖籍福建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取名王敏。生父王子沅,生母林耽宜。两岁时过继生父留学时的把兄弟郑礼明,改姓郑。1930年 插班入公立培元小学四年级读书,第二年转入贝满女子中学附小。“九一八事变”后随父迁南京,入南京女子中学读初中。1939年9月 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读书。
关键词: 《决议》 遵义会议 中央革命根据地 历史关头 红六军团 湖南西北部 原定计划 中央红军
摘要: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决议》指出,1935年1月,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遵义会议,这在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第一,遵义会议是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敗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拙的历史关头召开的。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按照原定计划,准备转移到湖南西北部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
关键词: 论鲁迅 五四运动 民主与科学 共生关系 风云人物 相得益彰 思想体系
摘要: 时值“五四运动”100周年,人们自然会想起那个时代及其风云人物。在笔者看来,“五四运动”从整体上看确是改变中国命运的一次伟大运动,既是一次以爱国救国为主旨的现代政治运动,也是一次力倡民主与科学、建构现代思想体系的新型文化运动。两者都与近代历史文化包括文艺文化的嬗变、升华息息相关,且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互动互为、相得益彰的共生关系。
关键词: 高中近现代史 大单元教学 康有为民主思想
摘要: “大单元教学”作为一个从历史学科“大概念、大问题、大任务”出发的教学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历史规律的驾驭能力、塑造学生的共同主体性意识、强化高中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章基于陶行知先生“生活化教育”的理念,通过引导学生从康有为的“生活世界”出发建构大单元教学的生态系统,可以将康有为的民主思想归结为三个维度:幸福论导向的民主目的论、自治导向的民主实现形式、改良导向的君主立宪政体。在这个过程中,“大单元”教学的成效可以彰显出来。
关键词: 《红旗周报》 中国共产党 九一八事变 民族抗争 历史任务
摘要: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包括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周报》在内的中国大部分报刊都进行了报道,对九一八事变的前因后果表现出高度关注。文章统计《红旗周报》涉及九一八事变的62篇报道,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其文本内容,总结出该报对九一八事变报道主要集中在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实质、抨击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政策、宣示中国共产党抗日的坚定信念等三个方面。《红旗周报》对九一八事变的宣传报道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利用报刊媒介传达抗日救国、唤醒民众的政治主张,起到了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
关键词: 五四运动 社会思潮 广州 社会主义 青年团
摘要: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思潮的演变存在着从个人倾向向集团倾向演变的大势。本文以参与创建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的三个青年群体:谭平山代表的粤籍北京大学生群体,阮啸仙等人代表的广州就学青年群体,杨匏安、彭湃代表的粤籍海外留学青年群体的思想发展为脉络,探讨五四运动前后,社会思潮如何兴起,社会主义如何成为青年救亡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如何在与无政府主义的争论中赢得青年的支持,并研究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等元素是如何在社会思潮中进行关联、演进和聚合,最终促使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产生。
关键词: 青年周恩来 理想信仰 五四运动 积极分子 马克思主义思想 日本留学 习近平总书记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信仰认定了就要信上一辈子”。五四运动爆发前,在日本留学的周恩来已经初步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五四运动爆发时,他是天津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