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常用邮箱:*
您的手机号码:*
问题描述:
关键词: 现代主义文学 外国文学研究 西方文学 学术研究 本土社会 五四运动 话语更新 学术领域
摘要: 不少人认为,西方文学的19世纪离我们已比较遥远了,尤其是.从五四运动迄今一百多年来,我国学界对它的研究与认识已比较深入,缺少可资借鉴的新资源.是一个“陈旧”的学术领域。殊不知,由于百余年来本土社会历史和学术文化发展的特殊性,我们对19世纪西方文学的研究显然失之粗疏,并且,迄今开垦这块文学土壤者还为数甚寡,而追捧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者则为数甚众(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依然如此),因此可以说,西方文学的19世纪仍然是一片有待深耕细作的学术研究的肥田沃土。
关键词: 家国情怀 契机与涵养点 历史现场中的人 历史细节
摘要: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家国情怀"是历史教学应当重点培养的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本文结合统编教材《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的执教实践,从"精选涵养契机与涵养点""让富有情怀的人站在历史现场"和"让富于魅力的细节直击人心并激活思考"三个角度讨论让"家国情怀"在学生心田潜滋暗长的几个关键.
关键词: 第一个五年计划 新工业革命 工业门类 产业分类 工业增加值 工业互联网
摘要: 工业互联网最近频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无论是工业还是互联网,都牵动着社会发展的神经。本来工业没什么好担心的。虽然新中国工业起点很低,但是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就发生了巨大改变;之后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20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30多万亿元,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然而,美国的制裁与封锁,让人们认识到我国工业还处在大而不强的窘境。不仅国家着急,老百姓也跟着着急。每次美国公布实体名单,工业互联网都被人们拎出来讨论一番。“工业互联网是新工业革命的基石。”
关键词: 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愿景 教育自觉 引领力 共同纲领 为谁培养人 怎样培养 引领教师
摘要: 学校愿景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魂”,是“办成什么样的学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共同纲领。强有力的办学愿景,就像一块强大的电磁场,能把师生吸引过来,实现从“我”到“我们”,从“学校”到“我校”的转变,引领和激发师生为实现内心的向往与憧憬不断努力o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学校人员结构的变化,部分学校的愿景正在被“遗忘”,被“丢失”,师生认同感不强,引领力不高,失去了“以愿凝人”“以愿激人”的功能。
关键词: 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生活作风 八七会议 红色歌曲 南瓜汤 革命信念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摘要: “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啰咳,挖野菜那个也当粮啰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这首脍炙人口的红色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曲调欢快,贴近生活,表现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战士们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和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洋溢着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了低潮期。同年,中共中央紧急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关键词: 汉口英租界 民众进入 自发行为
摘要: 汉口英租界的收回与民众冲击有关。1927年1月,一三惨案发生当晚,民众在租界的游行是和平示威,但亦给英国人造成了威慑。1月4日和5日,民众对租界的冲击较大,英国人的恐惧感与日俱增。4日英国人把租界治安管理权交给了国民政府,5日中午前又决定放弃租界市政管理权。5日下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示威游行,对英国人交出租界管理权影响有限。民众进入和冲击英租界,既非国民党的授意和领导,又非中国共产党的授意和领导,完全是群众的自发行为。
关键词: 孙中山 国民 三民主义 民本思想
摘要: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部分,集中阐述了国家和人民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国家的入侵和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一批有识之士糅合了自身所学西方民主主义思想和传统民本思想的部分观念,形成新式的民本观,希望借此救国救民。孙中山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和西方民主观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三民主义”为核心的革命民本观,并以“民”为核心,阐述了他重铸中华民族精神和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伟大理想。
关键词: 孔子改制 君民共主 孔子制宪 议郎制 君主立宪
摘要: 在戊戌变法之前,康有为的政治主张自“君民共主”转变为“君主立宪”,其所持的“孔子制宪说”可为此转变提供解释。康有为的“孔子制宪说”源于其突破传统公羊学后形成的新的“孔子改制说”,强调了孔子立制的根本性法规范地位。这一理论提出的背景,在于其为实现“君民共主”主张,于1895年提出的“议郎制”改革设想受挫。面对挫折,康有为继续坚持其“议郎制”的立论基础——“孔子改制”思想,又复受近代宪法理念激发,最终融铸传统“宪法”思想和“孔子改制”思想形成“孔子制宪说”,以强化孔子的政治权威地位,突出孔子立法对君主的规范作用。“孔子制宪说”建立起了“君民共主制”与“君主立宪制”间的逻辑联系。“君主立宪”思想经康有为提出后在清末广为传播,成为清末政治改革的核心目标。
关键词: 遵义会议精神 老一辈革命家 槐树 周恩来 会议室 习近平总书记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住过的房间和遵义会议会议室,在遵义会议参会人员照片前久久凝视,听取讲解。在二楼走廊,我指着楼旁一棵枝繁叶茂的槐树告诉总书记,这棵树遵义会议时就有了,当年是一棵小槐树,现在已经长成大槐树了,总书记微笑着点点头。"2015年6月16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