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常用邮箱:*
您的手机号码:*
问题描述:
关键词: 巴黎和会 湖南工人运动 早期工人运动 反对帝国主义 五四运动 平等 工人阶级
摘要: 自五四运动湖南工人阶级反对帝国主义的巴黎和会开始,到1928年4月30曰,临时中央政治局要求停止工人盲目暴动为止,这一时期的湖南工人运动被称为湖南早期工人运动。湖南早期工人运动斗争目标由争取增加工资到要求政治上的平等.
关键词: 第一次国共合作 统一战线 时代背景 合作形式 历史启示
摘要: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统一战线的最初实践,具有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复杂的影响因素。关于如何合作,当时提出过三种形式,即党外合作、党中有党、党内合作,能够采取何种形式受制于具体的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召开三大,决定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实现国共合作,是当时国共实力对比的真实反映,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执行共产国际指示,也是中国共产党对国民革命和国民党的认识变化所致。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以政党合作为基础实现了革命民众大联合,有力推动了中国革命进程。这段历史为怎样维护统一战线运行、推动革命事业发展,提供了深刻启示。
关键词: 红色文化 长征 云南扩红
摘要: 长征期间,中央红军、红二、六军团转战云南,为补充兵力,提高战斗力,中央红军在扎西及滇中、滇东地区广泛开展扩红运动,总共扩红5927人;红二、六军团在滇东、滇东北、滇中、滇西及滇西北积极扩红,共招募新兵约2500人,红军在云南的扩红8427人,为实现三大红军主力胜利会师提供了有力的队伍保障。
关键词: 师范学生 北伐战争 军官学校 乡绅 旅顺 红军学校 副团长 陈东
摘要: 受命去汝城,整编农军陈东日,原名原祥,号破晓,1902年生于湖南省宜章县栗源堡(今复原村)的一个乡绅家庭,1920年夏考入长沙大同师范学校英算专修科。在进步思潮的影响下,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大同师范学生运动的主要领导人。1923年3月,他带领大同师范学生上街游行,声援收回旅顺、大连运动。自此,他改名为“东日”。1925年夏毕业后,考入广东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官学校,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军教导师任营、团指导员,后任副团长。
关键词: 红军长征 地下党 西南地区
摘要: 红军长征期间,西南地区的地下党在武装斗争、宣传工作、情报收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们为红军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成功实现战略转移做出了重大贡献。深入探究这段历史,对更加完整、准确、全面地还原红军长征的伟大历程,从中汲取宝贵经验,宣扬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都大有裨益。
关键词: 说服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鲜明特色 党的优良传统 现实启示
摘要: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毛泽东同志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坚持全方位、全景式的历史唯物主义视野,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上首次创立了有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形成了以“说服教育”为鲜明特色的一系列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并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得以系统呈现。
关键词: 中共中央南方局 中间党派 国共合作 统战工作 民族工商业 地方实力派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重庆谈判
摘要: 抗战烽火中的南方局统战工作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中共中央南方局,自1939年1月秘密成立的那一天起,始终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巩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统战史上伟大光辉的新局面。根据中共中央的方针政策,南方局与国民党既联合又斗争,坚定维护国共合作抗战大局。如坚决抵制国民党“溶共”计划,数次击退国民党反共高潮,配合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争取和团结联络中间党派;对民族工商业和地方实力派以及大后方等开展统战工作,激发其爱国热情,引导他们走上抗日爱国道路。
关键词: 张纯如 《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浩劫》 现实主义 文学四要素
摘要: 1997年,美藉华裔作家张纯如出版了《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浩劫》一书,该书出版后盘踞纽约时报非虚构类畅销书榜长达三个月,售出50万余册,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于南京大屠杀史实的重新关注与讨论。作为史学作品,该书遭受了诸如考据不够严谨、论断过于主观等诸多批评,但若将该书界定为纪实文学作品,其可读性与多重叙事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本文将基于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作者、作品、读者、世界)说明《南京大屠杀》一书的文学性;也将基于卢卡奇总结的现实主义文学典型特征(即真实性、典型性和历史性),深入分析文本以揭示该书被长期忽视的现实主义文学价值。作为结论,本文认为体裁分类不应成为判定作品文学价值的唯一标准;学界应推动文学史的重新梳理,将传记、日记、历史纪实等非虚构类作品也纳入到现实主义文学的研究视野中,不断丰富现实主义文学研究的内涵。
关键词: 神形兼备 《长征》 遵义会议 回延安 《解放》 周恩来 艺术形象 成长经历
摘要: 提起刘劲,人们总说他塑造的周恩来总理神形兼备。从1996年的《遵义会议》中饰演的第一个周总理角色开始,他在《周恩来回延安》《长征》《解放》《大决战》《建国大业》等70多部影视剧中成功塑造了周总理的艺术形象。演了近30年周总理,他继续坚持“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把周总理的形象演好,塑造好”。戏外,他深刻受到周总理精神的影响,数不清的公益之行就是对总理大爱之心的追随。回顾他的成长经历,让人惊叹,在那么多偶然和不经意之间,似乎冥冥中注定,他就是那个要演周总理的人。
关键词: 清帝退位 武昌首义 革命党人 民主共和 辛亥革命 孙中山 专制统治 辛亥鼎革
摘要: 辛亥革命最终结果的造成,首先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希望以有条件让位于袁氏的和平方式,以最小的代价达到推翻清廷专制统治、建设民主共和的目的。在对武昌首义至清帝退位一百二十五天的历史进行详细研究之后,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就以下几个百余年来反复为人们所讨论的关键问题重新做一解答,以结束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