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贵阳
乡土历史资源
初中历史
摘要:
历史学科作为中学教育中重要的人文学科,对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促进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乡土历史资源是地方历史知识的载体,它的开发运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提供一定的空间给各地乡土历史教学,各种历史教学资源要积极开发和运用,尤其是乡土历史资源,要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不再适应初中历史课程,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而乡土历史资源的运用可以推动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乡土历史资源的应用应该得到重视。乡土历史资源运用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激发民族自尊心、保护中国的多元文化,是拓展爱国教育的重要途径。故乡是学生最了解、最有感情的地方,因此,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缩短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学习乡土历史。立足于乡土历史史料,培养学生史料分析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理解,能有效地搭建历史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看待事物的正确观念。对于学生而言,乡土历史资源融入课堂,学习内容与生活更加贴近,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学生自主发展。对于教师而言,乡土历史资源的在教学中的设计很考验教师的专业技能,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育人能力的提升。本次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四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分析选题的研究意义,调查乡土历史资源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对笔者在的学校的历史教师进行访谈,对三个年级共150名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对贵阳乡土历史课程资源运用现状进行分析,总结贵阳乡土历史资源开展的情况,最后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第三部分剖析乡土历史资源开发的原则,围绕乡土历史运用的策略展开论述。第四部分展示乡土历史资源的实际运用案例,首先总体概述贵阳的乡土历史资源,结合部编版历史教课书对中国近代史中涉及乡土历史的知识点进行了整理,最后以八年级下13课《五四运动》的实际教案为案例进行展示,可供教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