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常用邮箱:*
您的手机号码:*
问题描述:
关键词: 袁世凱 研究 成就 展望
摘要: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新世纪以来研究成果丰硕。袁世凯相关历史疑案和重大问题研究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外交活动有新的揭示;随着研究视野的拓展和新方法、理论的引入,对袁世凯的治国理政理念、与近代报刊的互动、袁世凯形象、人际交往等领域研究都有新的拓展。同时袁世凯研究的深度、视野、史料挖掘、利用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相关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年,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条件十分限苦、环境十分恶劣,但红六军团不畏艰险、浴血征战,胜利完成了为中央红军长征开辟前进道路的任务".
关键词: 革命力量 护法战争 孙中山 国共合作 陈炯明 黄埔军校 北伐 武装斗争
摘要: 孙中山誓师北伐.1922年8月,第二次护法战争失败。陈炯明的叛变使孙中山意识到,要想取得北伐胜利,唯有团结革命力量、组建独立的军事武装。以此为转折,孙中山开始放弃单纯依靠军阀进行武装斗争的尝试,一面积极寻求苏联方面的援助,一面坚定促成国共合作,并借助苏联和中共的帮助创建了黄埔军校,意图重整旗鼓,进行第三次北伐。
关键词: 第一个五年计划 财政收入 青白江 成都钢铁厂 巅峰时期 历史进程 重大项目 初步成效
摘要: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重大项目之一的四川肥料厂落地,成都钢铁厂破土动工。由此,青白江开启了工业发展之路。1960年,成都市青白江区正式成立。巅峰时期,川化和成钢产值占整个成都工业产值的70%,青白江更曾是成都首个财政收入破亿元的区县,在工业化历史进程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记。
关键词: 中共党史前史 历史书写 唯物史观 历史必然性
摘要: 中国共产党对中共党史前史的历史书写有一个由近而远的变化过程,即从五四运动写起到从辛亥革命写起再到从鸦片战争写起。时代越后,中共党史前史书写的时间越长、范围也越广。中国共产党对中共党史前史的书写不仅受到政治的影响,而且受到政治家的影响,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论证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 历史新篇章 马克思主义 建立与发展 五四运动 中共 天津 委员会 执行
摘要: 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天津的传播,为中共天津地方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1924年9月,党在天津的第一个地方组织——中共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共天津地委”)成立,开启了天津历史新篇章。
关键词: 第一个五年计划 建设物资 中国式现代化 大中型建设项目 大规模工业化 重工业 当代启示 国防工业
摘要: “156项工程”是中国式现代化开端的一个重要标志。“156项工程”是在我国大规模工业化建设起步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由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帮助设计、提供设备和主要建设物资,以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为主的大中型建设项目的核心,最终确定为154项,实际施工150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式现代化的起点无疑是“一五”计划建设,其标志之一无疑是“156项工程”。
关键词: 政治协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革命纪念馆 背景墙 中南海怀仁堂 代表名单 北京香山 共同纲领
摘要: 在北京香山革命纪念馆“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基本陈列中,有一处特别引人注目的存在,那就是第四部分“共商国是”壁饰景观区。该景观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地一一北平中南海怀仁堂内景为壁饰型背景墙,并悬挂油画作品《共商国是》背景墙两侧分别设置大型石刻铭文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名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共同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