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元、明时期
宁夏
水利技术
摘要:
宁夏引黄灌区历史悠久,灌溉已达上千年。自秦汉至唐代,银川平原渐次修成河东七级(秦家)、汉伯以及河西汉延、唐来四大干渠,西夏时期,河西又增修李王渠。蒙元以前,渠道水闸多用木料,间及石料,其余皆以土坝砌成。唐及西夏时运用树枝成捆筑成渠坝,覆以沙土,坝侧广植杨柳,利用根系再次巩固坝基,但传统技术无法解决宁夏水利发展形成的一系列问题。据史料记载,蒙古西征后,中亚水利技术逐渐东传。经元代和明前期,不断融入宁夏本土,至明后期完成“易木为石”材料更新和增“暗洞、飞槽、底石”技术革新。纵观这一过程,可谓传统引黄灌溉水利与西来技术融合之典型,推动宁夏水利技术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