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刑法解释
合宪性
罪刑法定原则
比例原则
摘要: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拥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一切法律的立法根据,一切法律问题都离不开宪法。刑法作为宪法的下位法,以宪法为依据,不得与宪法相冲突,而刑法解释作为明确刑法规范含义的司法活动,无论从宪法的高度还是遵循刑事立法的权威角度来看,同样也不能置合宪性原则于不顾。受到实质刑法观的影响,我国刑法解释泛化倾向明显,越权解释、创设性解释、冲突性解释屡见不鲜,但目前我国并没有刑法解释的审查制度,对这些明显缺乏正当性的刑法解释难以在制度上得到有效处理。从根本上来说,这些刑法解释都存在违宪嫌疑,这不仅关乎到刑法解释自身的正当合理性,同时也严重影响着刑法和宪法的权威。刑法解释不仅是刑法适用活动,也是一项宪法适用活动,刑法解释的合宪性应该是刑法解释正当合理性的前提。本文分为导言和正文两个部分,正文共有如下五章内容。第一章刑法解释的合宪性之界定。刑法适用就是一个刑法解释的过程,对合宪性这个刑法解释合宪性概念的核心内容应该从最广义的角度加以理解,即以符合宪法规则、宪法原则和精神等一切宪法要求为合宪性。故刑法解释的合宪性是指,刑法解释要符合宪法规则、原则和精神等宪法规范和价值上的基本要求,具体是要将合宪性作为刑法解释的基本原则,指导和制约着刑法解释的全过程,将宪法规则、原则和精神等宪法基本内容贯穿于刑法解释的全过程,同时以此作为刑法解释正当合理性的评判标准,保障刑法解释不逸出宪法规范和价值。第二章刑法解释的合宪性之依据,具体分为刑法解释合宪性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根据法秩序统一原理,宪法位于我国法律金字塔最顶端,具有优位性,刑法作为下位法,应该服从宪法的规定及理念,刑法解释者有义务贯彻宪法内容,这也是宪政主义分权原则和司法自制的应有之义。基本权利是刑法所保护法益的具体内容,刑法解释既是保护基本权利的方式也存在威胁基本权利的危险,刑法解释的合宪性正是基于刑法保护宪法基本权利的必要性而对刑法解释提出的必然要求。此外,宪法和刑法的具体条文内容,及刑法解释合宪性具有促进宪法和刑法之间良性互动,凸显刑法人权保障功能,实现刑法法治的现实意义,这为刑法解释合宪性提供了现实依据。第三章刑法解释的合宪性之标准。从宪法规范层面来说,任何不以宪法权利规范为解释依据,不符合宪法权力规范的刑法解释,都难以明确刑法所保护法益的具体内容,也难以确定欲施加刑罚的准确范围,引发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之间冲突,不符合刑法解释合宪性的基本要求。而在宪法价值层面上,权力制约原则、平等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是宪法精神的集中体现,任何违背宪法具体原则的刑法解释都难以与宪法价值保持一致,但这些具体标准只在判断刑法解释是否违宪上发挥积极作用。第四章刑法解释的合宪性之实现。实现刑法解释的合宪性,离不开合宪性推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和比例原则,而这些刑法解释合宪性的解释原则必须通过具体刑法解释方法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一方面,合宪性推定原则为刑法解释合宪性的前提,以维持刑法解释的解释属性;罪刑法定原则是宪法相关规范在刑法中的集中体现,刑法解释不能与宪法相违背,实质上就是不能违背罪刑法定原则;违背比例原则的刑法解释,会因过多或过早的限制宪法所保护的公民基本权利而不符合宪法限制权力保障权利的核心要求。另一方面,文义解释是对刑法规范含义最客观的阐释,为刑法解释的合宪性划出了文本上的边界,体系解释作为沟通宪法和刑法的直接通道,两者从形式上保障了刑法解释的合宪性;目的解释以法益保护为指引对刑法条文进行实质性解释,同时其又受宪法规范和价值的约束,实现对比例原则的贯彻,从实质上保障刑法解释的合宪性。第五章刑法解释的合宪性之考察与展开。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刑法解释是基本符合宪法要求的,立法解释数量少,并没有发现严重与宪法冲突的情况,但是在庞杂的司法解释中,却存在刑法解释主体不清、立法化刑法解释、解释内容违反刑法条文或是直接违背宪法的冲突性解释等问题。兜底条款的概括性和权利冲突条款的权利平衡问题决定了对其进行合宪性解释的重要性,如对非法经营罪兜底条款进行合宪性解释,防止过于强调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而不当限制甚至侵害到公民个人的基本经济权利;诽谤罪合理适用也需要从宪法的角度对公民人格名誉权和公民言论自由之间的关系进行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