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黄遵宪
宪政
民权
法治
地方自治
摘要:
宪政是西方资产阶级发展和演变的产物,其基本内涵是通过宪法和法律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西方宪政思想进入中国是在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情况下,一批有识之士在寻求救国救亡之路上逐渐发现西方宪政对于挽救民族危亡和实现富国强兵的价值和意义,于是开始向西方学习宪政,并将其运用到中国的革新当中。在近代宪政探索之路上,黄遵宪是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黄遵宪是近代中国极具爱国精神的诗人、外交家和思想改革家。他的宪政思想主要形成于长达十四年的外交生涯之中,面对内忧外患、满目疮痍的国家,黄遵宪怀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毅然决然去西方探寻救国救亡的良方,他作为外交官员先后出使日本、美国、英国和新加坡。在日本,黄遵宪亲眼目睹了日本在学习西方宪政后政治改革的成果,并受到传入日本的西方民权思想和分权制衡理论的影响,开始产生仿效日本和西方进行宪政改革的思想。在美国,黄遵宪感受到三权分立原则和完善的法律制度的重要性。在英国,黄遵宪深受英国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联邦制的影响。回国后,黄遵宪根据西方宪政和当时国情,提出了他独具特色的宪政思想。黄遵宪的宪政思想以立宪政体为顶层设计、以开民智、倡民权为实现前提,以地方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最终实现民主和法治,达到君民共治、国富民强的目的。黄遵宪不仅是个探索者,还是个积极的实践者,在维新变法中,黄遵宪将宪政思想运用其中,积极参与和创办《时务报》和时务学堂,宣传民权和开启民智,在湖南维新中,将地方自治理论和法治思想运用其中,将南学会创办为具有地方议会性质的组织,亲手创办保卫局作为地方自治的保证机构。黄遵宪的实践活动不仅对维新变法产生了影响,而且还深化了自己的宪政思想,在中国的宪政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