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集中制
民主的集中制
原则
制度
制度化
摘要:
民主集中制同民主一样,也是舶来品,是列宁为创立无产阶级政党而提出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在列宁时期的正确表述是民主的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制,强调集中要以民主为条件,其本质是一种集中制。民主的集中制在列宁时期既是一种组织原则,也是一种组织制度,但存在制度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民主的集中制其实质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制。18世纪末,沙皇专制政府与资产阶级的双重压迫,决定了俄国革命的双重使命:推翻专制沙皇和资产阶级。这一时期,工人群众斗争的激情高涨,但革命组织涣散,缺乏统一的领导。革命任务的艰巨性与革命队伍的分散性之间的矛盾迫使以列宁为代表的革命领导人建立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政党。因此集中制是早期社会民主工党必然选择。但是1905年以后,列宁本人的民主自觉性、俄国政治生态的转变、卢森堡等人的批判、统一社会民主工党的现实需要等变量的共同作用,将集中制推向了关键节点——纯粹的高度的集中向以民主为基础的集中制转变。最终形成了民主的集中制这一组织原则。民主的集中制在早期是作为组织原则提出来的。但是,为了更好的贯彻这一原则,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也就是这一组织原则在列宁开始了制度化的进程。原则是内核,制度是原则的展开。但是,列宁时期民主的集中制这一组织原则的制度化程度不高,这为后列宁时期民主集中制的异化埋下了隐患。不管是斯大林时期还是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民主集中制其实质都是对列宁时期的民主的集中制的异化。民主集中制的异化既是民主集中制制度化程度不高的后果,又是民主集中制制度化程度不高的表现。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作出国家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提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民主集中制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核心制度,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化无疑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只有在把握民主集中制内涵的基础上,推进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化,建立合宜的民主集中制,才能真正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