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前言长期以来,中国的中央—地方关系(以下简称央地关系)一直是政治学与公共管理领域学术研究的关注热点之一.在诸多学者细微观察和周密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大量富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概念和理论,包括“压力型体制”、“地方政府的法团主义”、“中国特色的联邦主义”、“晋升锦标赛”等.例如,“压力型体制”着重强调不同层级政府间责任的向下沉淀和资源的向上集中.①“地方政府的法团主义”认为,改革开放后的财政改革给予了地方政府在财政增收方面的产权,使得地方政府行为“企业化”,从而推动了政府官员在扶持乡镇企业及促进经济增长上的努力.“中国特色的联邦主义”强调改革开放后行政分权带来的一系列重要后果,包括强化辖区之间的相互竞争、限制包括中央在内的各级政府权力以防范其对于市场的侵害、形成对地方政府的“硬预算约束”等.这些后果一起形成了一种“市场维护型联邦主义”的政治形态,从而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制度性基础.③“晋升锦标赛”理论,则从政治激励的角度,解释了中国政治体制中的官员晋升机制在促进各级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