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常用邮箱:*
您的手机号码:*
问题描述:
关键词: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 齿槽转矩 磁场调制理论 转子偏心 等效气息磁导
摘要: 对于应用于高精度场合的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Bearing-Less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BLPMSM),齿槽转矩的存在会对电机运行的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现有齿槽转矩解析方式多针对机械轴承电机,未考虑无轴承电机中特有的转子偏心情况,由此不适用于无轴承电机。本文提出一种考虑转子偏心的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分离磁导齿槽转矩解析方式,首先引入气隙畸变函数,分析转子偏心后的气隙变化,对气隙磁导进行重构;随后基于磁路法,将电机磁导分离为两部分,进一步将电机内部磁场和齿槽转矩等效为一台机械轴承永磁同步电机与一台变磁导电机叠加而成,并通过仿真验证解析式的正确性;最后,基于所提出解析式,在控制系统中引入齿槽转矩前馈补偿,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补偿方式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 环境学 挥发性有机物 烷烃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 寿命
摘要: 北海市是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典型的沿海城市,研究在2022年夏季对烷烃类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观测,共测量了29种烷烃类挥发性有机物。观测发现,北海市夏季烷烃类挥发性有机物的平均体积分数为1.875×10–9,不同烷烃日出峰情况不同,每日出现3~7个峰不等;各烷烃间相关性与含C数、烷烃结构、来源占比相关,含C数相近且来源构成相似的烷烃,相关性较高。研究利用一级反应动力学估算烷烃类有机物寿命,发现其平均反应速率常数为(0.23 ± 0.17) h–1,平均寿命为(10.73 ± 22.59) h。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进行来源解析发现,北海市夏季烷烃类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来源于油气挥发(35.9%)、汽油车排放(28.9%)、溶剂使用(23.3%)、柴油车船排放(6.5%)和燃烧(5.3%)。其中,溶剂使用是北海市夏季烷烃类挥发性有机物中的臭氧生成潜势估算(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OFP)最大贡献源,占比为39.70%;次要贡献源包括汽油车排放、油气挥发源、柴油车船排放源和燃烧源,贡献率分别为24.50%、18.87%、10.58%和6.35%。
关键词: 概率潮流 概率分布 配电网 解析计算
摘要: 潮流的概率分布在高比例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强随机性负荷接入后的配电网不确定性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受限于交流潮流方程和概率分布函数的非线性、随机变量的相关性等问题,现有概率潮流计算方法存在精度低、解析性较差、无法给出高保真度的概率分布闭式解等问题,难以适用于高精度的配电网分析。为了在原始交流潮流模型的基础上得到解析的概率分布表达式,解决传统概率潮流计算方法依赖线性化潮流方程带来的概率潮流精度较低等问题,本文探索了一种基于随机变量二次型的概率潮流建模和解析求解方法。该方法能够同时考虑潮流非线性和节点注入功率相关性,且具有良好的解析性质和较高的计算精度。首先,证明了当节点电压服从多维正态分布时节点注入功率、线路功率、网损等潮流功率量服从广义非中心卡方分布。其次,给出了当节点电压服从多维正态分布时潮流功率量的均值、方差、协方差、矩生成函数和特征函数的准确表达式。考虑到潮流功率量的概率分布函数形式较为复杂,难以直接求解,提出了概率密度函数和累积概率分布函数的数值计算方法。基于IEEE 33节点配电网的算例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交流概率潮流模型和解析计算方法能够准确描述节点电压和功率量概率分布间的关系,适用于强随机性环境下配电网潮流概率分布的计算。
关键词: 森林草莓 耐寒性 育种 抗氧化酶活性
摘要: 耐寒性是草莓育种工作中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中国有丰富的野生草莓资源,为草莓抗寒育种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HLG-3’是从中国东北高纬度地区发掘的重要野生草莓资源,属二倍体森林草莓(Fragaria vesca),与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森林草莓种质相比,其具有优良的耐寒性状。本研究以三个二倍体森林草莓野生型株系‘HLG-3’、‘Hawaii-4’和‘Ruegen’为材料,通过分析低温胁迫对草莓植株形态、生长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探究中国野生二倍体森林草莓‘HLG-3’耐寒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1)在低温处理下,相较于‘Hawaii-4’和‘Ruegen’,‘HLG-3’表现出更为耐寒的表型。(2)低温处理后,草莓叶片的总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总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升高,但各品系之间差异不明显。(3)‘HLG-3’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Ruegen’和‘Hawaii-4’,并且在-15 ℃和-20 ℃的极端低温下含量显著升高。(4)在抗氧化酶系统中,‘HLG-3’叶片的POD酶活性在-10 ℃以上的低温胁迫中最高,表明其缓解氧化胁迫的能力最强;而‘Ruegen’叶片中MDA含量最高,表明其叶片受低温胁迫后损伤最为严重。本研究揭示了二倍体森林草莓‘HLG-3’高耐寒性的理论基础,为草莓抗寒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生态风险 源解析 APCS-MLR受体模型 黄土丘陵区 长治市
摘要: 黄土丘陵区是生态环境敏感且频繁受到人为活动干扰的区域,为揭示黄土丘陵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来源,选取山西省长治市高新区作为研究区,采集并测定了研究区1 019份表层土壤样本中As、Hg、Cr、Ni、Cu、Zn、Cd、Pb 8种重金属的含量,基于地累积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APCS-MLR受体模型等方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进行污染分析及源解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土壤中8种重金属含量均超过山西省背景值但低于筛选值,Hg含量是背景值的3.6倍且变异系数较高,受人为活动影响显著。②研究区土壤整体处于无污染—轻度污染程度和轻微生态风险等级,Hg是导致土壤污染的关键因子。③APCS-MLR受体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3个主要污染来源包括农业活动影响和工业活动影响的复合源(41.3%)、自然源(23.0%)和化石燃料燃烧源(35.7%);其中,Zn、Pb、Cd和Cu主要来自农业活动影响和工业活动影响的复合源,Ni、Cr和As3种重金属元素主要来自自然源,Hg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
关键词: 市政道路 沥青混凝土 面层技术
摘要: 现阶段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市政道路建设正持续创新技术,目的是提高建设的质量,改善建设的效果,确保在长期建设中得到较多的保障.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不仅可以改善道路外部形象,还可以在道路建设过程中给出更多的参考和指导,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道路工程建设的可靠性、可行性.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的时候,要加强工艺优化,加强质量控制,打造优质的道路,为城市内部交通、外部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借此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关键词: 城市形态转译 定性认知 定量识别 智能解析
摘要: 时空大数据采集和图像数字解析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城市形态学研究的维度,提高了分析的精准程度,为以城市空间为载体的跨领域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类型、准确的样本元素和全新的研究视角。文章通过解析城市形态认知理论和方法的历时性变化,总结了城市形态转译方法演变的三个阶段:以层次结构、图示语言为识别元素的城市形态定性认知特征,以拓扑关系、参数计算、影像分析等为代表的城市形态元素定量识别方法,以及智能技术驱动下的城市形态解析方法。总结出定性认知相关研究注重城市形态的界定与感知,定量识别研究侧重空间数据的精准测度与量化分析,智能解析研究则聚焦于规划格局演化的动态预测与趋向化分析。通过对比三类转译方法的适用情境及局限性,探讨相关技术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广义上下文特征 特征聚合 批维度注意力 十字条纹注意力 人体解析
摘要: 人体解析旨在对人体图像进行细粒度部件分割。一些人体解析方法通过聚合上下文特征增强部件表示,但这些方法聚合上下文特征的范围受限。针对这个问题,设计聚合广义上下文特征的人体解析方法。该方法以人体拓扑结构先验为引导,不仅从当前图像的全局聚合上下文特征,还进一步将聚合的范围扩展到其他图像。这个扩展后的范围被定义为广义上下文。对于当前图像,设计十字条纹注意力模块(CSAM)聚合图像内的全局上下文特征。该模块通过部件分布刻画图像内的人体拓扑结构先验,并以此为引导在水平竖直方向条纹内聚合上下文特征。对于其他图像,提出区域感知批注意力模块(RBAM),以批为单位聚合图像间上下文特征。由于人体拓扑结构的约束,批量人体图像间相似部件的位置偏差处于一定范围内。这使得该模块能够学习不同人体图像相似部件间的空间偏移,并根据偏移沿批维度从其他图像的相似部件区域中聚合特征。定量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LIP数据集上的平均交并比(m IoU)指标与DTML(Dual-Task Mutual Learning)相比,提高了0.42个百分点。可视化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能够从广义上下文中聚合当前图像的全局特征以及其他图像的部件特征。
关键词: GLI1扩增 GLI1重排 MDM2 间叶源性肿瘤 周细胞瘤
摘要: 目的 探讨GLI1遗传学改变的间叶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2例GLI1遗传学改变的间叶源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由形态一致的上皮样圆形、卵圆形细胞呈片状、巢状分布,胞浆淡染嗜酸性或透亮,核染色质细腻,可见小核仁,瘤细胞间富含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脉管内见瘤栓,部分瘤细胞向血管腔内生长,核分裂象多少不等。免疫表型:2例肿瘤均显示CD56、MDM2和CDK4强而弥漫性染色,而S100蛋白均呈阴性表达;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GLI1与MDM2、DDIT3基因共扩增,GLI1断裂基因阴性。两例患者在最后一次随访时均无病生存。结论 GLI1改变的间叶源性肿瘤是一种新兴的具有独特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特征的肿瘤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