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古诗文的学习往往是语文学习中耗费时间较多的板块。如何深入地理解我们学过的或未学过的古诗文,丰富文化积淀,提升语言素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任务。对于古诗文的理解,需要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首先,注重在日常学习中广泛积累实词、虚词的词义和用法。中考规定的150个实词和6个虚词的义项和用法,在进入初三以前应当已经有过至少一轮的识记。当学过的实词出现在陌生的语境中,能灵活调用已学过的内容,解释新句子中该词的含义。在解释实词的含义时,要先分析所在句子的语法结构,弄清楚该词在句中充当何种语法成分。例如,2023年上海中考考查“灯下简箧中故书”中“简”字的含义。我们发现,“简”字后面的四个字表述的意思是“箱子里的旧书”,“箧”出现在九年级课文《送东阳马生序》中,“故”是常见实词,在句中充当“书”的修饰语;而“简”字前面的两个字“灯下”是该句的状语,表述人物所处的环境。所以这句话的其他词语都不是谓语,“简”字在该句中充当谓语,是能够支配宾语“书”的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