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PM_(2.5)
化学组成
污染特征
来源解析
摘要:
为解析河南省典型工业城市秋冬季大气细颗粒物(PM_(2.5))的污染特征及主要来源,提高大气污染防治的针对性,以许昌市为例,于2019年10月—2020年1月采集4个点位PM_(2.5)样品,对其碳质组分、无机元素和水溶性离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许昌市PM_(2.5)日均浓度值为16.2~222.1μg/m^(3),均值为86.0μg/m^(3),是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浓度限值(75μg/m^(3))的1.1倍;有机碳/元素碳(OC/EC)的平均值为9.0,硫氧化速率(SOR)和氮氧化速率(NOR)均>0.1,说明PM_(2.5)受二次转化影响较大;SO_(4)^(2-)、NO_(3)^(-)和NH_(4)^(+)等水溶性离子占PM_(2.5)质量浓度的41.3%;富集因子(enrichment factor,EF)法分析显示,Sb、Sn、Bi、Br、Zn、Pb、Cs和Cu的EF值>100,说明许昌市PM_(2.5)可能受到了燃煤和机动车怠速排放影响;正交矩阵因子分析(PMF模型)结果表明,许昌市在秋冬季PM_(2.5)来源主要为二次无机源、燃烧源和机动车排放源,其贡献率分别为38.6%、19.9%和14.1%。除本地污染物积累转化外,经过漯河市、开封市、平顶山市以及河南省周边城市的区域性贡献也是导致许昌市PM_(2.5)污染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