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转基因猪
皮下脂肪组织
转录组
线粒体
组蛋白乙酰化
摘要:
旨在了解代谢性疾病易感猪皮下脂肪功能障碍的分子病理机制,探究皮下脂肪组织能量代谢紊乱与表观调控的相关性。本研究选用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6月龄野生型雄性巴马猪个体及转基因制备的代谢性疾病易感猪,经高脂高糖饮食(high-fat high-sugar diet,HFHSD)诱导3个月或12个月后,将其分为4组,分别为饮食诱导3个月的野生型组(WT-3,n=5)、饮食诱导12个月的野生型组(WT-12,n=5)、饮食诱导3个月的转基因组(TG-3,n=8)和饮食诱导12个月的转基因组(TG-12,n=4)。首先对试验动物进行血清学评价,检测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瘦素和脂联素浓度;然后对试验动物进行组织学病理评价,并且通过转录组测序获得代谢紊乱的分子特征及富集的信号通路;随后通过q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关键基因、代谢物及表观修饰进行检测。血清生化测定结果及病理组织学评价表明,转基因及饮食诱导均能引起脂肪组织功能障碍,转基因联合饮食诱导组的病理损伤更严重;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脂肪组织功能障碍典型的特征是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受损,脂肪组织糖脂代谢和蛋白质合成等功能下降;qPCR结果显示,TG-12组中线粒体编码的基因表达显著下调;WB结果显示,TG-12组中调节糖脂代谢的关键基因ACLY、ACSS2和FASN显著下调;ELISA结果显示,关键的中间代谢物乙酰辅酶A含量降低;且经WB验证,在基因表达中具有广泛调控作用的组蛋白乙酰化水平降低,可能是脂肪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利用代谢性疾病易感猪揭示了皮下脂肪线粒体功能降低通过下调乙酰辅酶A含量及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经表观修饰发挥广泛的基因表达抑制作用,为人类肥胖相关皮下功能障碍疾病治疗提供了模型和参考数据。